除了元旦的時候都要錄個新年祝福之外,也就沒什麽活動了。

    倒不是這些人都是糊咖,主要是這段時間是春節檔電影宣傳的前置時段,各路節目都是抓熱點,那肯定都可著那幫跑電影宣傳的上:平時請人上節目是要花錢的,可是現在很多電影上節目宣傳是要花錢的,不然那好幾個億的電影成本都是從哪裏來的?

    演員們上節目隻宣傳電影,要說賣力也不怎麽賣力,因為電影合同一般都是把配合宣傳這部分算到片酬裏的,上什麽類型的節目,上幾次節目,合同裏都寫,所以他們的報酬影片投資商出了,節目那邊呢,就看談,有的不太好的,地方台想要找些大咖來,少收錢唄,但是不給不成,因為這是行規:

    而且不給節目組錢,電影宣傳費怎麽能撩得高呢?沒有那麽高那還怎麽掙錢了。

    王娜選的這些人,演員基本都是電視劇演員,歌手有像黨亮這樣的低位歌手,也有懶散出名不愛上晚會的——這個時候歌手的商演基本都是各類晚會,包括一些大公司的尾牙在內。

    餘下的人,那幾個藝術家黨亮都沒聽說過,還有個行為藝術家……他一直都納悶行為藝術是個什麽鬼東西,對他來說就是屬於看定義都看不懂的知識。

    如果說他能認同什麽行為是藝術的,值得推廣的,那就隻有日本武士的扇子切介錯。

    還有個青年導演,他查了一下,人才剛剛畢業,畢業任務的短片得了獎,很多人吹捧,至於為什麽上這個節目……那誰知道了,沒準是來挑演員的?

    說急不急,入冬後第一場雪,他們這節目開了機,第一天自然是所有人報道的日子,這時候黨亮才知道他們選的地方確實離他的工作室不遠——直線距離大約十公裏不到,但那地方是個山溝溝,原來是有村子,後來政策下鄉,那個村子已經荒廢了,都沒有人了。

    在很久以前,國府就有過政令,要求人口基數低到某個標準,種植麵積也不達標,距離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過於遙遠的山村,向山外搬遷,在其他地方可能執行起來很困難,但是這裏是京郊。

    這地方有山,即不高也不美,水資源不缺但是有限,而且京城發展太快,周邊的鄉鎮來不及反應,就被卷進京城戶口了,這個被選定的村子,就是本來人口不多,然後又到進了城裏打工,最後村子裏隻有幾戶留守家庭,幹脆地方上就給安排幾個閑散工作,這個村子從地圖上和郵政線路上就消失了。

    這樣的村子各地都有,距離山外遠近不一,至少他們選擇的這個,沒有太好的路,騎行可能要四個小時,步行六個小時才能到最近的公路上——這可能是村子被放棄的主要原因,距離京城隻有五十多公裏,按說救世主再慢,步行六個小時也應該進城了,但是這裏確實是沒有合適的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