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傳統意義上的帥哥,如果放在史書上,便應該是“身長九尺,容貌甚偉”,隻不過他一直都徘徊在現代偶像的風格裏,塗脂傅粉嬌柔病弱是現在流行的,哪怕是男生,也要看到個蟲子就跳起來“人家好怕怕”,這也是他一直不溫不火的原因。

    黨亮和得運社那幫人一樣,算是偶像中的非主流。

    很多人一聽到偶像,就自然的把頭轉過去不看了,但是這幾張被章鶴立公布在網絡上的殺氣騰騰的藝術照,卻是勾起了很多的人驚訝,甚至幾乎是立刻就有網紅來模仿:畢竟那鎧甲是道具,而角色演繹這行兒職業也好業餘的也罷,從業者還是很多的。

    幾張炫耀武力的照片就能引發討論,也是出乎王娜的意料,畢竟是雜誌的創刊號,開了這麽一個好頭,她當然是高興的,她一高興,黨亮就有多了些活兒。

    得運社是有自己的綜藝的——得運曲藝與傳統文化學校每期生源都不低於五千,其中過半都是來學相聲的,這麽多人也不是每個都能上台演出,很多人學了三年就被勸退了,不適合做一個相聲演員。

    但是這麽多人平白被浪費了三年時光,這種事在輿論上一直都是很多黑子攻擊得運社的重點,而得運文娛集團在這方麵是有作用的,

    他們自己投資的電影,除了一些重要角色之外,絕大多數龍套都是這些學員中有意往演藝圈發展的人,但也都是臨時工性質,畢竟沒必要簽那麽多演員下來,而且這其中真的是有那種不適合做演員卻非要出大名掙大錢的人……

    好在得運文娛在每個領域都要嚐試,所以也有很多幕後工作要做,這些學員很多就留在集團,做相關工作了,以至於得運曲藝學校也不得不開設了新媒體專業,主要就是後期和現場技術,包括但不限於攝影、舞美、化妝、道具等等。

    據說還有導演和編劇的短期班——國得梁和於大爺在演藝圈人脈算是相當不錯的那一撮人,時不時的請些導演或者導演係的老師來講課並不困難,又不是不給錢。

    所以得運文娛集團嚐試各種項目,包括選秀節目,不過他們選拔的,自然就是傳統文化人才,什麽快板大賽,相聲新生代之類的節目,也會和戲曲界合作,搞一些票友大賽,或者新人表演賽什麽的,收視率一般不是特別高,但是因為有固定群體的觀眾,還有國府給予的文化補貼,吆喝聲不大,卻也不至於賠錢。

    其中相聲新生代這樣的節目,因為涉及到全國各地的相聲團體,聲勢是比較大的,而且最近這些年,觀眾們的審美卷向了人情拉扯,職業團體之間的恩怨情仇,也就是網語中的“撕逼”,而國得梁和相聲界的恩怨眾所周知,所以這節目還不錯的,著實捧紅了一群人。

    而紅的這群人裏,真正有實力站得住的,其實也不多,就連得運社都有幾個小朋友當時挺火,但是一回小劇場,實力也不行,完全站不住,沒能經受得住市場的考驗,沒辦法又去回爐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