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由學騎術,也不是什麽太大的新聞,隻能有通稿說他敬業,認真對待劇本什麽的,因為他已經爆出來在接下來的幾部戲裏,都有騎馬的橋段,據說還有騎馬打鬥的場景,所以按照他的人設來說,來學習騎術不是意外的事兒。

    問題是黨亮,他騎著馬和李由站在一起,從人到馬,都比李由大了一圈,看著就像是帶著小朋友郊遊。

    這也就罷了,門鶴騰和章鶴立看著黨亮騎馬在草場上來回馳騁,不知道冒了哪根筋,偷偷的拿著黨亮的身體尺寸去做了一整套山文亮銀甲——因為黨亮日常騎的那匹馬是棗紅馬,他們還專門給這亮銀甲配了赤紅的戰袍和披風。

    這是一套大明製式的將軍鎧,而且很明顯的借鑒了傳說部分,看起來有點像廟裏的天王甲胄,十分繁複,又專門給黨亮造了一根長槊——他們倒不是不知道黨亮的兵刃是三尖兩刃刀,但是那個東西騎馬不好看……

    這套東西華麗花哨,大部分材料都是現代款,就連束腰的獅蠻帶上的吞口,都是工程塑料的,就這樣也還花了章鶴立大幾萬——你要說防護力吧,這東西確實還有,一般武力值不夠,還真撓不開這東西,就那內襯的防刺布料,也能近距離防個手槍,更別說弩箭了。

    最迷的就是這個,他們是按照明朝的《武備》製作出來的,可是古法做吧,他們又用的全是現代材料,因為便宜又好找,沒有完全複刻,本應是刺繡的圖案,他們這是機繡上去的,要說是工業品吧,他這機繡是踩縫紉機繡的,還不是電子自動機繡……

    送給黨亮,章鶴立主要就是想拍幾張照,因為為了推廣傳統曲藝,得運文娛集團搞了一個雜誌,專門介紹傳統的這些東西,電子版訪問量還行,不少人是拿他們這個網站當資料庫在用。

    最近因為鄒九梁的《三元勸善方》刷了一陣子屏,他們網站的評書部分,小小的火了一下,但是評書裏很多讚兒,尤其是他們通稱的袍帶書,主講的就是列國紛爭,名將賢相,這裏頭就少不了對各種將軍的描繪。

    有很多聽眾也是不理解,評書讚兒裏都說的是什麽,就說獅蠻大帶,牛皮快靴,吞口,英雄膽,這些名詞不是對這些傳統曲藝有了解的,確實會有些懵。

    所以章鶴立就琢磨著,要拍一些照片放上去,本來他是想找幾個人做些模特,然後用公司的道具就行了,但是……邵雲平帶回來幾張黨亮騎馬的照片,本來他是要嘲笑李由的——因為他們這算是師兄弟了麽,那自家人開玩笑是相聲門兒的傳統——但是卻把章鶴立驚著了。

    他是做過導演的人,而且成績還不賴,對畫麵、構圖是有自己的理解的,這是當導演的必備才能麽,他當時就覺得,黨亮這個條件,不拍實在是可惜了。

    他為此還專門請教了王娜,因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在人情往份上是不太行的,結果王娜把雜誌的主編叫過來,幾個人交流了一下,覺得這事兒可以搞,而且還可以往大了搞,在雜誌裏開個專欄,專門拍攝古風服裝照,做成時尚雜誌那樣的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