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術的藝術家,其實也是一樣的,感情細膩,也都敏銳,隻不過因為文化的原因,有一整套的應對方法,所以看著其實和常人無異,但是仍有不瘋魔不成活的訓誡。

    而在心智塑造這方麵,傳武中的幾脈教門拳,無疑是最有效率,成效最好,也最接近普世道德觀念的——國得梁看中的也是這一點。

    修藝先修德,這在炎黃無論哪一路傳統技藝裏,都是要這麽做的。

    邵雲平拜師黨亮,也沒有大張旗鼓,不過該來的也都來了,包括景哥兒,甚至連和他們不是一路的常越,也參加了,因為常越出自滄州,這又是一個北方武林的重鎮,向來都有鏢不喊滄的說法

    ——過去鏢局走鏢要開山喝道,每過山林路口要喊自己鏢局的口號,讓綠林好漢知道保鏢的是誰,劫道兒的聽見了就得琢磨琢磨自己行不行。哪怕走在京城,也要喊,唯獨到滄州,就得把鏢旗卷起來,也都閉了嘴,安安靜靜的走過去,就怕聲大了惹麻煩。

    同樣的,滄州武師和曲藝界也一樣是關係匪淺,而國得梁的曲藝學校裏,也有滄州落子、滄州木板大鼓的傳人在錄譜、教學,滄州傳統文化界也是要給國得梁麵子的。

    常越作為滄州武林的代表人物之一,出場國得梁擺下的場子再合適不過——他和趙嶽以及景哥兒雖然關係一般,但是沒有矛盾,唯獨和港派的連恭不太對付。

    常越主修的八極拳,而連恭也是,不同的是常越從小修習,拿了全國擂台冠軍進了武英級,連恭是當了演員之後,苦修了三年,拿了全國套路賽冠軍,也進了武英級。

    按說這沒有什麽可比的,但是連恭的粉絲多,又娶了個名氣比自己還大的老婆,一加一大於二,而常越年輕的時候沒有什麽觀眾緣,臨近中年了,開始蓄須演爸爸了,情況才好了一些,難免就被有心人拿來對比。

    而連恭也確實不覺得八極拳有多難,因為三年就拿了冠軍嘛,又多次在場合上回避他是不是真的很能打的問題,就連累到了常越——常越是真的能打的,他有一陣子沒有戲約,還兼職過治安官的教官。

    可是連恭也是真的不能打,因為他根本就沒學過怎麽打,也沒練過怎麽打,他就是練著架子漂亮而已——當然和沒練過的那些人比,他就但從體能上也是更強的。

    專業人眼裏的能打,和普通觀眾眼裏的能打,以及網友嘴裏的能打,那根本就完全不同的事兒,可惜連恭一個都做不到。

    連恭實際上都不是武林中人的,他和趙嶽也認識,但是趙嶽對他和對待同為大灣打星的黃紹芳、金林山態度完全不同,連禮節都不一樣。

    常越其實也挺鬱悶的,他是從師學藝的民間武師,和趙嶽、景哥兒這樣的官方院校出來的不同,私底下,是有些師門恩怨在身上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