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運文娛有幾個導演,但是章鶴立卻是異軍突起,一部《上身》真的就讓他躋身五億導演行列——這可是網映五億,一部片子在網站就賣幾塊錢,還是賣了之後可以終身重複觀看的,沒有再賣二刷票的機會,含金量其實要比院線的要高很多。

    這也是各路導演不遺餘力的打壓網大地位的原因——互聯網總是會顛覆傳統行業的傳統利益,現在就連算卦都有網絡塔羅牌算命了。

    很多詭,包括李麗嬌都學會了從電話信號來回穿梭,雖然她也說不清是怎麽回事,但是她經常順著電話把兒子扔給那些打詐騙電話的家夥玩夠來再回來——小孩子耐心不大,又離不開媽媽,通常一夜之後或者挨了揍就回來了。

    章鶴立是個老實人,而且嘴敞,沒什麽把門的,被記者堵到幾次,就把黨亮露出來,其他人都知道他這個德性,而且這事兒較起真來還真是黨亮起的頭兒,他在裏麵也做了不少貢獻,說一說他也沒有什麽。

    問題是當記者們問到這麽多劇本要先拍哪一部的時候,章鶴立透露,主要是看那些優先審核下來了,從審核下來的那些本子裏,就要優先選擇黨亮已經寫過了主題曲的……

    這才是黨亮又上了熱搜的原因:《上身》那部片子質量確實不錯,章鶴立是懂武俠也懂觀眾的,可是整部影片最大的記憶點,仍舊是那令人毛骨悚然卻欲罷不能的同名主題曲。

    這主題曲即使在各大音樂榜單上,後綴也專門被標明了“未成年人請在監護人監督下收聽”這種幾乎是第一次出現在歌曲上的備注。

    當初光是這個備注,就引起了一陣喧囂,說什麽的都有,但是這部片子卻因為這個主題曲,被一些好事者列為“百年內必看的十部恐怖片之一”。

    實際上,在沒有這部片子的時候,也沒有這個榜單,關鍵是這部片子的分類是驚悚懸疑,而不是恐怖靈異。

    現在章鶴立透露出來,後繼還有類似風格的歌曲,還是根據劇本定製的,這讓很多“邪典”愛好者欣喜不已——他們這類人即使在小眾之中也是小眾,能完全滿足他們喜好的音樂,國內都不是罕見級別,是絕品,在過去他們隻能聽外語歌。

    雖然市場不主流,可人數其實不少,也是千萬級別的群體,而且這些人的品牌忠誠度很高,活躍度很強,容忍度也是偏高的,是非常優質的觀眾群體。

    至於娛樂新聞自然也嗨了:這種歌曲畢竟不是主流音樂,也成不了主流風格,黨亮突然玩起了這個,“走了歪路”,“不務正業”這種肯定是“正確”切“中肯”的,是“為了他好”,但這些人都習慣性的忽視了“為影片定製”這前提,這待遇也不是黨亮自己有,大部分音樂製作人去寫主題曲都會有類似的招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