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原因……

    “怎麽說呢,就是我們自己在家做菜,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材質,這個煎牛肉你們都說是牛排,問題它不是牛排,而且一般來說個人家庭是不適合做煎烤類菜肴的。

    廚具上,有烤箱和專業煎鍋的人家並不多,我們從來都是一器多用,比如說高壓鍋除了燉肉燉骨頭,我們燉素湯也用,隻不過不蓋蓋子嘛,那實際上就是個湯鍋。

    而且這個部位啊,它就不是牛排。不要以為是片狀的牛肉就是牛排了,牛排顧名思義要在牛的排骨上,從頸椎下來依次是肩峰、眼肉、T骨,T骨一側是菲力,一側是西冷。

    我這塊肉呢,確實煎烤也好吃,不過這是一塊仔蓋兒,也就是後腿上部的肉,更加適合的是煎炒,爆炒,醬爆,滑溜,切丁、片、絲都可以,可是厚片會影響它的味道。

    你們吃的時候是不是也覺得筋膜的部分太過於有嚼勁了?牙口稍微不好一點可能就對那個東西無能為力了是吧?

    現在我們到市場買肉,都是分割好的部位肉,想怎麽吃,就買什麽部位的肉,這比做菜容易的多。

    過橋排骨確實好吃又好看,但是這隻能在年節裏做,不是什麽值得慶祝的日子,沒必要這麽費力。

    其實這道白肉,才是家裏用著最方便的菜譜,隻要肉好,怎麽吃都行,也沒有必要非得用二刀肉,五花兒一樣也非常香,蘸水自己在家當然是可著自己喜歡的口味自己調。

    這裏隻是做了一個是盡可能多的可能性的展示,平時也沒必要做這麽多配菜。

    之所以不推薦這個,主要是這個必須要有肥肉才香,菜名就叫白肉麽,現在人們的身體素質和生活品質,讓我們對肥肉沒有很多的渴望了。

    而且很多人缺少運動,偶爾吃一次還隻是解解饞,但是作為家庭常備菜,太過肥膩了,基本和過橋排骨一樣,隻到年節才用得上,撐席麵的菜品。

    至於這個冬瓜羊排湯啊,可以不必要一定是羊排,羊肉也很好,這道湯很滋補,而且隻要不吃到撐,就不胖人,對胃腸很好,尤其冬瓜利水,對很多習慣熬夜的人,消除眼袋和下肢浮腫也會有好處。

    羊肉是全國都可以作為溫補食物的,少數人吃了會上火,但是做成湯,就會把這個效果消減很多,做法又非常簡單,這可以說是一道養生美容兼備的家常菜。”

    黨亮很少說這麽多話,主要是作為肉食動物,這四道菜都是他愛吃的,其實對他來說,還真就是烤牛肉最方便,因為他有好幾個烤箱,烤牛肉隻要做好包裝,定好溫度和時間,就可以去幹別的了,效率是很好的。

    他的意見自然會引起反駁,小鮮肉們並不曉得牛排是有確切名稱的,廚師們知道,但是現在這個環境,沒有人真的去叫這個真兒,基本上就都和小鮮肉們的看法是一致的:隻要是煎烤的牛肉片兒,那就都叫做牛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