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主演孫良才就知道,中年危機唄,反正每年都得有幾部這種片子,票房不好不壞,口碑不壞不好,熱度不高不低,評價不低不高,它就是總有。

    他們甚至還提到了李由正在跑宣傳的那部片子,似乎是個警匪動作片,他們對李由能演到這個還是挺欣慰的,雖然他在裏麵是個搞笑擔當,但是戲路確實拓寬了——畢竟動作片裏的搞笑也要有動作要求的。

    至於徐磊和何其偉的那個《鮑裏斯旅館的槍聲》,已經上了幾天了,影評都已經出來了,不虧徐磊臨期還要換片段,確實是個水準之上的片子,往前數十年也是能數得上個兒的諜戰片,票房有望過五億,而同期上星的電視劇,收視率也一鼓作氣衝到了年度前三,非常值得慶祝的一部片子。

    關鍵的是,這部片子因為之前徐磊臨時換片段的的事,熱度很高,而且又是非常少見的大小銀幕套拍片,雖然大家都知道這類片子盈利能力好,但不是每一個導演和製片人都願意做這件事的。

    套拍片過去不是沒有,一般都是係列電影或者是係列電視劇,大小熒屏的套拍,這部《槍聲》不是第一個,卻是最成功的一個。

    所以很多人都在從各種角度分析各種問題,同時提出套拍片是否會成為一個流行風向,黨亮雖然一直都在這邊處於半隱居的狀態,但是他也從各種群裏知道了有幾個公司已經開始立項,想要嚐試一下。

    畢竟這種拍攝形式對很多劇本來說太便利了,尤其是古裝仙幻偶像片,這種粉絲向的電視劇最麻煩的其實是一部片子過後,參演的演員身價立馬就漲了,續集就沒法拍,沒辦法完全吃透這個係列的利潤。

    如果套拍,這個時候演員的片酬隻是稍微多付出一點,無論哪邊效果好,都會對另一邊起到帶挈作用,而且這個時候演員的報酬其實是已經支付過了,成本節省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一部小火的電視劇想要集齊原班人馬拍一部電影,在演員的費用上比電視劇高出一倍那是基礎,如果是大火,有的時候根本拍不起,因為那時演員的片酬就要比電影的製作費用高了,風險太大根本沒人投資。

    唯一的問題在於,誰也不確定投資的影片成功與否,預計大火的片子最後爛成一坨屎,這是每年都發生過不止一回的事,雖然後期成本是節省了,但是初期投資卻增加了,這裏麵的收益比例並不好計算。

    實際上,如果隻把偶像劇作為目標,這麽做是賠的,因為偶像的收入大部分都是給公司,所以偶像的經紀人不會簽署這樣的套拍合約,他們會等著初片火爆之後,狠狠的提價,這個時候才是偶像的收益時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