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嶽拍了拍他的手臂:“你那些拳法,要做一個錄譜,有秘技可以自己留著,沒人逼著你要,但是你要是教徒弟了,就得做記錄了。

    不過這都簡單,你之前那些直播錄像其實就能用,就是得有你簽個字,然後,你不是有器械嗎,這個就得現錄了。

    呶,架子在那邊,看看你用什麽,自己取。”

    練武場的一個角落裏,擺著七、八個兵器架,長長短短大大小小,怕不有上百種冷兵器——眼力好的黨亮還看見了一根攔麵叟,也就是銅杆旱煙鍋子。

    看了一眼,和他手的還真沒有,倒是有一杆類似的。

    他這回選定的,是三尖兩刃刀,雖然是長兵重器,卻算是個奇門兵刃,一般除了評書裏,是沒有人真用這玩應兒上戰場的。

    而且有很多人都對這東西有誤會在裏頭:三尖兩刃,分刀和槍的,用途和用法完全不一樣,全都是被演義、小說害的。

    現場的那個就是三尖兩刃槍,中刃很長,兩支旁刃是橫出來,還往回帶了點小勾,最寬的地方,也不過四指寬,整體刃長超過半米,探出去的中刃像把小短劍似的,就占了一半。

    這是從馬槊、矟矛、小支戈、鉤鐮槍演變過來的三尖兩刃槍,是馬戰兵器,使法和丈八蛇矛一個路子,隻不過後人沒有馬了,就把柄截短了,為了好看又把小支放大,做了個改造,使起來自然不倫不類,實用性大為降低。

    沒辦法,將就著用吧,好在黨亮個子高,他那招法也簡單,掄起來並不耽誤看。

    實際上他用的是三尖兩刃刀,是從棹刀演變過來的步戰刀,棹刀算是一種斬馬刀,早期就是一塊開了邊刃的長方形鋼板,加了雙手合握的長柄,是步兵用的重兵器。

    那個所謂的三尖,是個山字形,最長的中刃也是接近鈍角,隻比旁刃長了一個脖子的厚度。

    而且這種刀沒有兩旁橫生的小支,刀頭對地的話看起來仍舊和船槳差不多,而棹刀的棹本來就有槳的意思。

    如果按照刀來看,這裏預備的三尖兩刃柄又太長了——一般三尖兩刃刀的柄長和刃長是對半開的。

    好在黨亮用的這種,是三停刀,也就是刃長占三分之一整體長度,刀尾端還要有五分之一整體長度的破甲錐。

    他使這路刀法,看的趙嶽直皺眉頭,不自覺的摸著脖子咂嘴,感覺一言難盡。

    沒辦法,黨亮把三尖兩刃撒開了,確實刀光粼粼,裹遍周身仿佛滴水不漏,可是……這家夥基本就是劈砍撩掛斬,剩下的,應該有的什麽攔,拿,刺,挑,絞,都沒有。

    說白了,放開手就一個字,掄!

    正著掄反著掄橫著掄豎著掄斜著掄,站著掄蹲著掄地上掄跳起來天上掄,氣勢可真是非凡,如怪蟒翻身似銀龍攪海。

    刀光把人都遮的看不見,如車輪一般從東滾到西,又從西滾到南,從南滾到北,又從北滾到東,全是進手刀,一點防守都沒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