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娘子頓時來了興趣:“中國也有哥薩克?”

    黨亮點了點頭:“說到這個,你知道哥薩克是怎麽回事嗎?”

    張芃把眼睛斜過來看他:“你這話說的,人家就是哥薩克族人,還能不知道?”

    秦三娘子一捂嘴:“其實真的不太知道的,因為我們隻有歌,沒有曆史書,歌也很多都是抒情歌曲,沒有史詩的傳承。”

    黨亮點了點頭:“這是當然的,哥薩克被作為民族看待,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了。”

    藤原花耶坐得最遠,她是所有人中最矮的,說話也細聲細氣:“那麽晚啊。”

    “對啊,但是他們的曆史卻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三世紀。

    哥薩克這個單詞,源於突厥語,最早的意思是‘自由的人’,‘勇敢的人’,因為那時候東歐大地是奴隸社會,所以什麽人是自由的人勇敢的人呢?答案是逃奴和馬匪,其實這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

    在不同時間,哥薩克的成員是不一樣的,十四十五世紀,哥薩克指的是契丹人,後來是沙陀人,再後來,是蒙古人,現在是韃靼人。

    俄羅斯沒有哥薩克族,隻有韃靼族。哥薩克是社群,而不是族群,和吉普賽人是不一樣的。

    在現代社會之前,哥薩克是一個職業,相當於中國的綠林好漢,大漠馬幫,那個時候他們在東歐平原呼嘯而過,目標是地主奴隸主,主要成員都是被解放的奴隸。

    後來……一些反對沙皇的政治犯被他們從奴隸中拯救出來,於是一部分哥薩克在這些人的領導下,成了革命先鋒軍,也就是現在俄羅斯境內的哥薩克。

    既然主要成員是韃靼人,這個種群在亞歐大陸的分布是比較廣的,中國也有,叫塔塔爾族,不過他們沒有馬刀舞,因為人太少,傳承斷了。

    但是刀舞這種技藝,漢族就有,不過我們一般不叫舞,我們叫套路。

    而對練套路中有一種比較自由的,就是無配合套招,前提條件是同門,也即是我們得會的一樣,就會出現剛才我和三娘子那樣的狀況。

    哥薩克的恰西克劍術,在國內其實也還是有傳承的。”

    黨亮一反平時話語不多的形象,侃侃而談,眉飛色舞,顯然戳中了他的癢處。

    秦三娘子想了一下,恍然大悟:“我們哥薩克的節日多半都是集市,還有城鎮成立節,但是沒有哥薩克春節!”

    這些一眾女娃們懵了:“這有什麽關係嗎?”

    在一邊一直笑嗬嗬偷聽的何其偉領悟的倒是快:“這就意味著哥薩克沒有自己的曆法,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曆法就沒有自己的時間觀念,這是不能稱之為民族的。”

    黨亮點了點頭:“哥薩克是社會群體,是部落,各個種族的都有,白俄羅斯人,韃靼人,土耳其人,高加索人,斯拉夫人,甚至中國人,哥薩克更多的是一種承認這種獨特文化符號的人的集合體,和種族確實無關。

    (他指了指藤原花耶)你也可以是哥薩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