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種可以隨時搭架子捆籠子的材料,當地是有的,而且在炎黃就這一點好,什麽東西官府用了,那很快民間上行下效,遍地都是。

    為了掛好肉串,黨亮借助倉房裏簡陋的工具,把條鋼尾部彎了一個類似於馬刀護手的環,手還真能塞進去,因為環大彎起來省力

    ——說是借助工具,他其實隻在鏡頭前拿著工具像模像樣的比劃一下,然後隨手就彎了,自然手感就挺好。

    然後不知道秦三娘子是吃嗨了還是怎麽著,一手一個大釺子,站在院當中就舞開了。

    把一幫人驚得尖叫,還舞得很有節奏,連跺腳帶轉圈,英姿颯爽,漂亮極了。

    還湊巧,這招式黨亮認識,哥薩克馬刀舞,一種把各種單手刀雙刀轉刀動作集合起來展示得淋漓盡致的民族民間舞,力與美的結合,高手跳起來是非常狂放瀟灑的。

    每到哥薩克的傳統民族節日,傳統哥薩克家庭出身的青年男女都會在集會上展示這種刀舞,古老的傳統上這是求偶的信號,如果兩人能把這種舞在彼此不認識的情況下跳到和諧,那在接下來的日子兩個人就要嚐試戀愛了。

    而如果有人起舞卻沒有人回應,這個就……現在這個社會當然改變很多了,傳統舞蹈也更多的是一種娛樂和藝術傳承,也不會就一定是要遵守傳統——但仍然是很尷尬很丟臉的一件事。

    秦三娘子不知道為什麽突然跳這個,偏偏黨亮手裏也拎著釺子呢,何其偉還問他,他也練拳敢不敢上去打……

    就很麻煩,他不會也就罷了,可他會,如果過後人家知道他會,他卻沒上前,那基本就要看對方的心胸,來判斷是不是做仇了,也不太值當的。

    所以黨亮心一橫,也一手一根,騰地跳了出去,嘴裏還打了個花裏胡哨的馬哨——就是騎手召喚馬來的那種悠長尖厲的口哨。

    秦三娘子果然愣住了,看這對麵黨亮站得筆直,丁字步,肘尖夾在肋骨上,雙手拳麵相對拳心向上,兩根釺子外八字擺開,嘴裏竟然開始唱了。

    歌聲還挺悠揚,節奏不快,但是唱的什麽,何其偉竟然聽懂了:“俄語?山頂上站著一位哥薩克人,他為了人民和自由向上天祈禱,深深地鞠躬……”

    竟然直接口譯了,果然能當大咖都有點絕活啊——黨亮並不知道何其偉正職其實是外語學院的老師。

    秦三娘子的眼睛亮得跟燈一樣,跟著節奏就轉了兩圈,刀花在頭頂上一左一右的盤旋。

    黨亮跳了跳腳,欺身上前,兩把刀也旋轉起來,就貼著秦三娘子的刀背走,她轉圈,他也轉圈,她前進,他就後退,她後退,他就跟上,兩個人甚至背對背開始左右盤旋,刀不接刀卻一直跟隨。

    雖然沒有歌聲了,但是節奏卻一直在,連徐磊都開始一邊怪叫歡呼一邊跺腳了。

    當然沒有持續多久,條鋼雖然不重,但是和馬刀的力學結構不一樣,時間長了手腕要受傷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