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平時太能說,給人一種總在挑刺挑事兒的感覺,因此觀眾緣很一般,但是這一次,連導師都發現,他在團隊裏其實作用不小。

    絮絮叨叨的風格挺能粘合人的,他在隊伍的時候,隊伍吵鬧但其實積累下來的矛盾很少,即使有,也很快就過去了,以演出為主。

    但是他不在了,問題還是那些問題,卻沒有人打圓場破冰,結果僵了太長時間,要是隊長性格不太給力,隔閡就越來越深了。

    而黨亮這一次的隊長,也展示了不常見的一麵,能下決心力排眾議把黨亮懟在C位上,隻為了保證演出的完整度,這也是很有決斷的。

    所以顯而易見的,這次隊伍裏除了他們仨,包括曲鳴飛在內的其他人都被淘汰了,而黨亮,這一次卻成了香餑餑。

    比到這種程度,隊伍的穩定性就凸顯出重要來,而最終的結果確實要襯托個人能力,那麽至少表麵上不爭不搶,還服從任務調劑的黨亮,是個不錯的人選。

    而且他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無論多難的舞蹈動作,不說輕而易舉,但是這麽多次演出從沒犯過錯,聽說在訓練的時候,很快就能進入無錯狀態,這簡直可怕。

    雖然有心爭奪冠軍的隊伍,肯定還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但是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在各種渠道裏,已經知道比賽大致走向的選手,難免會有些小心思。

    從目前來看,出道呼聲最高的,已經鐵打鐵要占據名額,有五個人,這五個人最近兩次比賽都在一組,已經有點默契了。

    雖然個人評分都很高,可有兩個人放棄了自己成為隊長的機會,就是想組成最強戰隊,而事實上他們也成功了。

    可隊伍也有毛病,他們的實力都沒有問題,也都各有所長,唯一的,就是沒有擅長交際的,而且應對複雜場麵,他們沒有相關經驗。

    每一次選隊員,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場煎熬,五個人固定了,再插三個人進去,要適應他們的節奏,他們也要適應對方,實力還要差不多能跟上他們的節奏,很撓頭。

    實際上,這種隊伍建設的問題,應該是經紀人和公司的策劃人來做的,問題是比賽的規則就算不合理也就這樣了,要的就是討論度,就是讓人們吵架的,他們也隻能痛苦著。

    其他人也不是都願意參加他們的隊伍,確實他們總是第一名的隊伍,可是最後出道時,節目組選擇的是評分最高的八個人,而不是評分最高的那個團隊,這就很屮。

    在其他隊伍裏如果足夠出彩,出道幾率是比在那隻冠軍隊伍裏更大的,這是非常簡單的問題。

    而那支隊伍裏之所以有人甘當綠葉,無非因為他們是同一個公司的藝人,大家都是同伴罷了——背後肯定還有點什麽,但那就不是他們這些工具人需要知道的了。

    這次冠軍隊伍嚐試性的選擇了黨亮,希望能多一個固定席位,也把老大哥選進來了——李增賢也挺痛快,特別敞亮,他知道自己能走到半決就是僥幸了,他後麵的公司,已經沒有辦法給他助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