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男辦公室。

    李若男緊皺眉頭,最近諸事不利,之前下鄉就查出了不少問題,下鄉下到一半出了火災,又麵臨楊梅困局,忙得李若男團團轉,她是為這個青峰鄉的事,處處操心。

    李若男越不說話,三個人就越緊張。

    哪怕隻是一個簡單的批評,給首長留下壞印象,以後有機會時,都可能不會考慮你。

    李書記是幹實業的,那麽實業在李書記的心中地位就極高。

    這風格和前鄉委書記有明顯的區別,前鄉委書記就喜歡拍他馬屁的人,呂正洋很會這一套,上去了,冷波和他下麵的人也很有這一套,整個農業部日子都是混得風生水起。

    再看李城才這種,躺平的中立的,在前鄉委書記這,都快把衛生部門給混沒了。

    李城才本來也是愛拍馬屁,做向上管理的人,但每次吧,總是差那麽一點點,弄巧成拙,成了笑話。

    有一次,前鄉委書記陪縣裏的領導釣魚,要去釣野生魚。

    這把領導們急壞了,萬一沒釣到魚,多丟臉?呂正洋就讓李城才想辦法。

    李城才就說去市場買活魚,倒入池塘裏,當野生魚釣。

    這辦法行。

    當天釣魚時,其他人比領導還要緊張,就擔心領導釣不上魚來。好在池塘魚多,都要跳出來了。

    但大家都是紛紛誇讚領導的釣魚本領高。

    本來大家都很開心,結果呢,那導入的草魚連標簽都沒撕,標簽上還寫著:青峰鄉名貴鯽魚。

    把領導給逗笑了,說這野生魚還帶名字的,深怕自己認不出來似的。

    這還不止,回去的路上,那賣魚的還跑過來找李城才當麵要魚錢,事情徹底穿幫。

    這種事,隻要大家不要去捅破那層紙,心裏明白,別說出來,大家也不會尷尬,眾人皆演戲,可偏偏這魚實誠,不配合領導演戲,那賣魚的也實誠,百姓啊,也不配合領導演戲。

    結果呢,前鄉委領導和縣委領導,尷尬的要死!!臉都綠了。

    好事弄巧成拙。

    李城才那之後,也就不怎麽拍領導馬屁或是追捧領導了。

    “按理,我這個鄉委書記都是管大方向的,落實大方針,這些小事,輪不到我來管的。”李若男書記總算開了口:“可人家都信訪了,都鬧到鄉委大院的門口了,你說,我的臉往哪放。”

    “李書記,這事,是我的工作沒有做好。我們已經第一時間補上檢查了。店鋪已經停業整頓,肯定給投訴者滿意的答複。”李城才站在前麵一點點,趙成良和林芳稍微往後麵站一點點,這站的位置都有講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