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退伍季開個歡送會吃完滾蛋餃子就送上火車,這輩子估計不會再見了。

    但是無奈阿豪運氣不好,正趕上緊張時期,當時全軍備戰,各個單位都是勸留不勸走。

    後來上峰也下了指示,除了有問題的個別人以外,原則上到期上等兵一律留隊套改士官,編製問題暫時按戰時擴編預案處理,以確保部隊戰鬥力!

    而阿豪雖然能力並不出眾,但是兩年義務兵總體表現上中規中矩,不是拔尖的也不是墊底的,除了心理素質不高以外也沒啥大問題。

    把他留下總好過等一個啥都不會的新兵蛋子來了再重新教要強吧?

    所以本著對部隊負責的態度,張雲龍拿出了8年骨幹的豐富經驗做了長足的思想工作,最終算是把這小子按住了,但是不久之後張雲龍就後悔了。

    也正是因為阿豪,張雲龍整個班有一半包括他這個班長都沒能成為第一批支援部隊,而是當了預備隊。

    也正是因為當了預備隊,張雲龍才能帶著自己剩下的兵跟隨殘存部隊撤回基地。

    但是當初帶著另一半戰士上去的班副就沒這麽幸運了,和其他參與第一批支援或者說救援的戰士一起,被永遠留在了那個曾經輝煌如今卻是深淵地獄的東北重工業城市中。

    閉目養神的張雲龍不知不覺又想到了他所在的部隊,這是一個位於渤海灣畔的某試驗基地,一個海軍的二線保障單位。

    他們屬於海軍直屬部隊,主要負責海軍的各項新式武器裝備的試驗工作。

    除了部隊人員外,還有各個裝備研發廠家的工作人員一起在這個基地裏工作生活,日常主要任務也是保障各項武器裝備的後期試驗訓練。

    他們是那種典型的二線技術兵種,既沒有陸軍野戰部隊的悠久曆史傳承和訓練體係,也沒有海軍陸戰隊的戰鬥素養和武器裝備,更沒有武警部隊的頑強意誌和優良作風。

    怎麽說呢,他們就像其他兄弟單位一樣,肩負重要的使命責任,幹著日複一日枯燥乏味的保障工作,沒有熱血激-情,也沒有傷病困擾。

    除了個人時間較少,晚上要學習條令業務以外,就像在外地上班一樣。

    這就導致大部分人生活都比較安逸,技術兵嘛,體能再好也沒有專業技術重要,畢竟革命工作分工不同。

    像其他部隊隻有炊事班才可能出現的超重情況在張雲龍的單位裏比比皆是。

    下連的時候是精神小夥,等退伍時卻變成了油膩胖子的人不在少數。

    就是這麽一個“清閑”單位,在最後的時刻依然全副武裝奉命去接應救援被困在市區的主力部隊和幸存的人民群眾!

    絲毫沒有考慮過連野戰部隊都困住了,他們這幫比民兵預備役強不到哪去的後勤部隊去了能有多少勝算這種要命的問題。

    所有人上到司令員下到新兵蛋子,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全都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那條十死無生的不歸路。

    所為的僅僅是那看似虛幻卻又無比真實的使命責任和渺茫的希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