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宇在聽說了顧天年的這個理論後,認為很有道理。

兩個宇宙融合,生物在進入另一個宇宙的時候,肯定需要一個適應期,這很好的解釋了生物戰艦為什麽不乘勝追擊,不對聯盟軍趕盡殺絕。

因為他們需要時間來適應新宇宙的環境,所以他們不能離開旋渦太遠。

為了更好的研究旋渦這裏的變化,陳新宇授權科學院和三大帝國共享了這個猜想。

。。。

桑德斯星係,人類文明的5000支艦隊已經到了這裏,帶領他們的是王洛,他擔任了這次行動的指揮官,陳小川作為副指揮官。

三大帝國各自增派了一萬支艦隊,而其餘帝國也被要求增派援軍,同時這些增派的援軍不再各自為戰,他們全部編入了三大帝國的艦隊編隊。

而王洛被任命為聯盟軍的第四位統帥,到2212年12月的時候,整個桑德斯星係聚集了超過30萬支的艦隊。

隨著整編的結束,聯盟軍進入蟲洞,向著旋渦再次前進。

這一次聯盟軍行進的速度很慢,一個月才走了一半的路程,接著又走了幾天,聯盟軍就在一條小行星帶停了下來,開始建立防線。

在防線剛開始建造沒多久,就迎來了生物戰艦的第一波襲擊。

黑漆漆的星空中,先是出現一個黑點。

很快,黑點就變成了一條綿延幾萬公裏的浪潮,向著聯盟軍的防線撲了過來。

淒厲的警報聲在每一艘戰艦上響起,三大帝國加上人類文明作為四大支柱帶領著30萬支各國艦隊,迎向了生物戰艦。

戰爭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在距離聯盟軍陣線還有幾十萬公裏的時候,這幾百萬的生物戰艦就開始發射出了無數的肉刺。

一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如同疾風驟雨,不停地拍打著聯盟軍的陣線。

眨眼間,至少幾萬艘戰艦被打爆,在星空中綻放出一朵朵絢爛的煙火。

聯盟軍的炮火也是鋪天蓋地的衝向了生物戰艦的陣營,大量的生物戰艦瞬間被打得破破爛爛,可惜真正毀掉的生物戰艦並不多,實在是生物戰艦的駕駛艙相對它們的體積來說太小了。

一分鍾過去了,雙方的距離已經近在咫尺,戰鬥再一次進入了肉搏戰。

針對生物戰艦的這種戰鬥方式,聯盟軍也推演了一些相應的戰術,就是依靠大型戰艦的防護能力纏住生物戰艦,其它的小型戰艦迅速的找到生物戰艦的駕駛艙所在並擊毀。

同時,借用小行星帶複雜的地形,和生物戰艦大打遊擊戰。

這場戰鬥持續了三個多地球日,聯盟軍終於擊退了生物戰艦的進攻。

戰後盤點損失,聯盟軍和生物戰艦的戰損比率在11比1,這個比率在聯盟軍看來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生物戰艦隔三差五的來攻打聯盟軍一次,每次打著打著,他們就自己撤退了,感覺他們就是在練兵。

聯盟軍也幾次派遣艦隊前往旋渦,想要偷襲生物戰艦,不過都沒有成功,但是卻發現了在旋渦附近的那些古怪建築。

戰爭就在你來我往之間,慢慢的持續著。

另外,跟隨聯盟軍的研究小組發現光速變快的範圍擴大了一些,這也驗證了顧天年關於兩個宇宙融合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