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飛揚號探索戰艦已經到了M83星係的外圍。

M83星係,中文名叫南風車星係,直徑11.5萬光年,大約有4000億顆的恒星。

它是一個棒旋星係,兩條不規則的旋臂從一個棒狀核心展開,旋臂上有藍色星團形成,不同演化階段的恒星比比皆是,它們強大的輻射將那裏的塵埃擠壓成條狀。

M83星係中心引力很大,大量的塵埃氣體雲正在收縮,中心有個大質量黑洞。

M83星係的超新星爆發非常頻繁,在飛揚號飛行的途中就觀測到了一次的超星係爆發,這證明了M83星係非常活躍。

飛揚號沿著星係的邊緣向著星係中央巨大的中心棒飛行,在沿途發現的行星比例遠遠的低於銀河係。

大量新生的恒星在不斷形成,恒星的碰撞也是時有發生,年老的恒星大都處於星係的中央。

飛揚號在一些黃矮星的周圍倒是發現了幾顆宜居星球,不過都沒有發現智慧生命,隻有一些動物之類的低等生物存在。

在曆經了半年的飛行,飛揚號抵達了M83星係的中央,星係中央的黑洞足有3光年的直徑,時時刻刻在吞噬著大量的物質。

星係中央的巨大中心棒,就像是一根塞進大嘴的麵包,在不斷的被吞噬,消化後,再從另外一個方向被吐出來。

四散的星雲物質,就像是亂飛的麵包屑,圍繞著黑洞形成了旋臂的起源。

飛揚號在黑洞附近的一些星係采集了一些數據,然後向著黑洞的噴射麵飛去。

經過一個多月的飛行,飛行號到達了黑洞的噴射麵。

在飛揚號采集到的黑洞噴射物質中,發現比銀河係黑洞噴射物質高上千倍的晶體鉈含量,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

人類文明為了搜集晶體鉈,要求所有的戰艦每到一個星係黑洞,都要采集黑洞噴射物質標本,隻為尋找晶體鉈。

歐陽飛立刻向聯合議會匯報了他的發現,同時沿著黑洞的噴射方向繼續前進。

又飛行了一個多星期,歐陽飛在正對著黑洞噴射方向的位置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星係。

這個星係居然有十二顆恒星,在星係的中央形成了動態平衡,有十六顆巨大的行星遠遠的圍繞中央的恒星在旋轉,最外圍,差不多在五光年的地方,還有一條巨大的隕星帶橫亙在外麵,被星係中的巨大引力牽引著。

黑洞噴射物到這裏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初始的動力,被這個星係的巨大引力所吸引,大量物質的向著星係中央飛去。

不過大多數的物質,根本通不過隕星帶,就沉寂了下來,成為形成新隕星和星雲的物質來源。

飛揚號在小行星帶又采集了一些標本,同樣發現了很高的晶體鉈含量。

接著,飛揚號小心翼翼的穿越了小行星帶,向著星係內的行星飛去。

在第十六顆行星上,同樣發現了高含量的晶體鉈,第十五顆也是,接著第十四,第十三......

這都是一顆顆寶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