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號探索戰艦穿越了厚厚的塵埃帶,向著NGC5128星係的中央飛去,沿途發現了許多的藍色恒星,恒星的顏色呈現藍色是因為恒星形成的時間較短,恒星的表麵溫度較高造成的。

在飛揚號經過一個擁有一顆藍色恒星的星係時候,戰艦掃描到其中的一顆行星上居然有生命的波動。

一般情況下,藍色恒星係是沒有生命存在的,因為藍色恒星係比較年輕,星係內的行星還不穩定,沒有形成適合生命誕生的環境。

飛揚號立刻停了下來,向著這顆行星飛去。

這個行星是這個藍色恒星星係的第三顆行星,大約有地球的10倍大小。

星球上有稀薄的大氣層,溫度一直保持在零下90攝氏度左右,星球上麵被大量的冰川包裹著。

按理這種星球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生命,但是戰艦的生命掃描儀確實探測到了大量生命的波動。

探索戰艦按照儀器的指引來到了一座山脈的上空,儀器顯示下方的山脈有著大量的生命波動。

從戰艦的全息影像上可以看到,在地下大約1000米的地方密密麻麻的的都是代表著生命波動的紅點。

飛揚號降落了下來,四個機器人士兵從戰艦中走了出來,按照全息影像地圖的指引,沿著一個蜿蜒向下的山洞,向著下麵走去。

山洞一開始還算比較平坦寬敞,但是隨著逐漸的深入,山洞越來越窄,好幾個地方機器人都動用了激光武器,擴大了山洞的大小,才得以通過。

就這樣,繞來繞去的走了五個多小時,四個機器人才走出了山洞、,來到了一個巨大的空間。

從幾個機器人傳回來的影像中可以看到,這裏是一個高達百米的巨大溶洞空間,能看到的大小就有十幾平方公裏,遠處蔓延出去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空間中錯落有致的分布著許多的石柱支撐著整個的空間。

空間的石壁上到處生長著一種閃爍著熒光的植物,給整個地下空間蒙上了一層柔和的亮光。

這裏的空間中充斥著大量的氣體,經過分析,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氣溫大約是9攝氏度。

還有一條地下河貫穿了整個空間,河流的寬度大約有五六米寬。

地麵上,有一些身高大約在70到80厘米的人形生物,在收割著一種淺藍色的植物。

這些人形生物全身上下沒有任何的毛發,皮膚是灰白色,下半身圍著不知道是什麽材質做成的褲子,遮擋著下體。

人形生物的腦袋不大,眼睛,鼻子和嘴長得都有點跟人類相似,不過耳朵有點大。

看到幾個機器人從山洞中出來,這些人形生物大聲怪叫著,應該是在呼喚同伴。

很快,五六十個人形生物聚集了過來,手裏拿著棍子之類的武器。

高大的機器人和這些無毛小人相比,就像是成年人來到了幼兒園,被一群小朋友圍住了。

“嘰哩哇啦!”為首一個小人說道。

機器人開始解譯這個小人的語言。

小人接著又說了一大通,看幾個機器人都沒有回複,他大叫一聲,開始對機器人開始了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