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院的量子研究小組,馬飛鳴在上完大學以後,已經被李想特招成為了小組的組員。

這一天,小組負責人李想給大家發了一份資料說,

“目前有個超級行星正在向著太陽係前進,預計還有634天會進入太陽係的引力範圍。

屆時,太陽係受到超級行星引力的影響,所有星球的運行軌道都會發生變化,甚至碰撞,這對於太陽係將是毀滅性的災難。

聯合議會之前試圖用核彈和高能炮來改變超級星球的前進方向,不過都失敗了。

現在,聯合議會給所有的科研小組發布了任務,希望大家能集思廣益。”

。。。

一個星期後,馬飛鳴找到組長李想說,“組長,我有個想法,就是在超級行星前進的路線上,放置一個大型的量子傳送裝置。

通過空間傳送裝置,傳送走星球上的一部分物質,以此來對星球造成巨大的破壞,迫使超級行星轉向。

不過之前沒有做過類似實驗,不知道空間傳送裝置和星球碰撞的話會產生什麽後果。”

“你的想法還是一如既往的富有創造性,我會立刻把這個意見提交上去的。”李想拍了拍馬飛鳴的肩膀,稱讚道。

科學院在收到馬飛鳴的意見後,立刻組織人員,進行了推演。

推演的結果是,理論上隻要量子傳送裝置形成的空間傳送通道足夠大,是可以影響到超級行星的。

聯合議會在收到這個方案後,立馬安排跟隨在超級行星附近的艦隊開始試驗。

參謀長比爾負責指揮這次試驗。

比爾安排一艘無人飛行器,在超級行星行進的路線上安排了一個量子傳送裝置,隨著裝置的激活,一個大約三十公裏大小的傳送蟲洞形成了,就等著超級行星的到來。

一個小時後,隨著超級行星接近,放置在傳送裝置附近的監測器也開始了劇烈晃動。

轟隆,一陣無形的衝擊波向著周圍擴散而去,放置在周圍的幾萬個監測設備瞬間被衝擊波化為宇宙塵埃。

幾分鍾後,遠在5000萬公裏外的地球艦隊,也如同在巨浪中的小船,隨著衝擊波開始了上下波動,戰艦的防護罩也開始了閃爍。

衝擊波在掠過了地球艦隊以後繼續向著遠處的星空中蔓延出去。

“匯報艦隊損失情況。”比爾在衝擊波過後,迅速的穩定了下來。

還好各艘戰艦都離得遠,而且不是在超級行星的行進軌道上,所以沒有戰艦損失,就是防護罩的能量損失有點大。

“參謀長,我們在超級行星1000萬公裏內的監測設備全部被衝擊波毀滅了。”

“好的,馬上安排無人戰艦前往超級行星附近觀察撞擊效果。”比爾命令道。

地球上,陳新宇在聯合議會大廈的會議室,看著屏幕上一片雪花,高興的站了起來,說道,“好,看這個樣子,碰撞應該起到效果了,這個馬飛鳴應該要好好的獎勵一下。”

“主人,這次撞擊的力度堪比小行星,絕對影響到了那顆超級行星了。”安琪兒在旁邊也開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