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11月,金星考察隊降落在了金星的麥加山附近,不過由於火星的地表溫度高達470攝氏度,考察小組隻是在地表做了短暫的停留,放出了飛船上的各種機器人。飛船就回到了金星軌道,在金星的上空操控機器人對金星進行考察。

傳回來的好消息是,金星上存在大量可以提煉艾德曼金屬的金屬礦產,預計儲量可以再造幾十萬個第一艦隊。

於是聯合議會決定在金星軌道直接建造一個大型星際船塢,在金星地表建立采礦場以及冶煉廠。

同時,水星考察小隊也傳回來了消息,證實了水星就是一個金屬疙瘩,不過水星的環境更加惡劣。

所以聯合議會決定暫時不對水星進行開發,畢竟光一個金星的金屬資源已經足夠地球目前的使用量了。

。。。

聯合議會計劃在木星軌道建造一個空間站,因為木星上麵充滿了氦三,氦三是核聚變的最好燃料,星艦的燃料,核聚變發電廠的燃料都是它。

同時木衛三的冰川下麵有海洋,地球的另外一隻考察隊也登陸了木衛三,準備打穿冰層,研究木衛三的地下海洋是否有生命。

其它的,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也都有考察隊的身影,不過這些個星球都不太適合開發,或者說以現在的技術沒有能力去開發。

現在地球的星際飛行器,雖然在太陽係內可以說自由的活動了,但是宇宙實在是太大了。

以之前舊世界已經發現的離地球最近的宜居星球半人馬座-比鄰星b行星來說,按照現在極限速度每秒8000公裏的航行速度,達到比鄰星b行星也需要150年左右。

。。。

2036年4月,火星的星際船塢完成了建造,地球的第二支地球艦隊開始了建造。

地球的星際船塢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一直在建造運輸型的星際飛船。因為現在開發金星,火星和木星,不管是運輸設備過去,還是把資源運回船塢或者地球,都需要大量的運力。

地球的科技在得到亞特蘭蒂斯的科技樹以後,得到了大突破,整個文明直接被帶進了星際時代。

各個學科的突破,如同雨後春筍。

地球的虞城,原來的一個小縣城,現在變成了全球的政治中心。

99層高的聯合議會的大樓和同樣99層高的星宇集團大樓,遙遙相望,成為了虞城的新地標。全球排名靠前的一些企業都在虞城有分公司,還有許多大公司直接把總部搬到了虞城。

整個虞城到處高樓聳立,形形色色的飛行汽車穿梭在大樓之間,充滿了科技色彩。

2036年8月,第二支星際戰艦艦隊建造完成。金星的星際船塢也完成了建造,金星的船塢是三個船塢中最大的,可以同時建造兩支艦隊。

木星的空間站也在一個月前建造完成了,並且開始了氦三的開采。

木衛三上麵,冰川也已經給徹底的打穿了,能接觸到冰川下麵的海洋了,首批的探索機器人已經開始了探測。

隨著機器人搜索範圍的擴大,發現了一些藻類植物,還有一些比較原始的單細胞生物。證明了,地球之外生命存在的條件和可能性。

太陽係在銀河係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