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建造大型星際飛船的船塢,就迫在眉睫了。

按照安琪兒的從蘭迪那裏得到的資料,在地球軌道建造星際船塢是最合理的。於是一份星際船塢的建造計劃書順利出爐了,星宇集團以無可匹敵的實力取得了星際船塢的建造項目合同。

畢竟也隻有星宇集團才有那麽多的飛行機器人以及技術在地球軌道從事建造工作。

3月1日,星際船塢開始了建造,無數的飛行機器人往返在船塢和地球之間,就像是螞蟻在搬運食物一樣,天量的資源被運往了船塢,船塢一點點在增大著。

到4月1日,星際船塢的基本框架已經搭建好了,從地球上用肉眼就可以看到,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

4月8號,科學院發布信息說,一種新的合金材料艾德曼合金被研究出來了,這種材料能承受的最高溫度是5萬度,在絕對零度下也不會有任何變形。艾德曼合金的重量也比鈦合金輕80%,優秀的性能絕對是星際飛船的最好外殼材質。而且艾德曼合金的原料來源分布很廣泛,在地球的海洋中就可以大量的提煉出來。

4月10號,生物研究院也發表了聲明,一種新的基因技術被開發了出來。使用後,可以提高人類大約100年的壽命。這個消息一出,整個地球再次沸騰了,連遠在火星基地集聚地的考察隊都興奮不已。

畢竟這關係到每一個人,經過兩次的提高,所有人類的壽命都被提升到了兩百歲左右了,而壽命的提高使得遠距離的星際航行成為現實。

另外,生物基因方麵的突破,也解決了許多影響人類壽命的絕症,包括癌症。

同時火星聚集點的建城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同樣的火星基地的誌願者也開始向全球招募,還是以年輕情侶為主。

月球應該是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戰星,所以肯定不能進行資源的采集和開發。

火星基地將成為人類的第一顆工業星球,上麵將會先建設一條機器人的流水線,來開發整個火星的資源。

所以,火星的第一批誌願者的招募數量就要30萬,等第一批人員穩定下來後,第二批會再招募80到100萬的誌願者,同時再在火星興建5個定居點。

五座可控核聚變的發電站在全球開始了建設,一直籠罩全球的能源危機也徹底的解除了。隻是可控核聚變應用到戰艦上還需要科學院的努力。

反重力發動機也對民間開放了,隨即出現了懸浮汽車,由於反重力發動機優秀的性能,使的懸浮汽車快速的替代了原來的燃油汽車以及電動汽車。火車,動車以及飛機也失去了作用,隻能成為了旅遊觀光的懷舊工具了。

依托量子技術的進步,一種新型的量子計算機誕生了,量子計算機的算力是原來的幾百倍。

由於有量子計算機強大算力的支持,一款以星際大航海為背景的遊戲,星戰,風靡全球。

農業科技也出現了大突破,改良後的小麥和稻穀種子的產量是原來的三倍。種植也是基本上由機器人替代了。

一種基因改良的柳樹,可以適應沙漠,鹽堿地,而且繁殖相當簡單,隻要從樹上剪下一些枝條插在地上,稍微澆點水就可以成活。從此沙漠和鹽堿地也都可以被改造成良田。

環保科技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科學院的生物組合成了一種新型的吞噬菌,可以完全分解塑料等原來一直無法分解的東西。城市垃圾不再是廢棄物,變成了寶物,河流的汙水也都清澈了起來。

戰亂,饑餓,貧窮已經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了,整個地球一片欣欣向榮,所有的人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