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陳新宇接到了安琪兒發來的信息,告訴他在月球背麵探索的一個小隊發現了一處奇怪的地方,通過初步的挖掘,發現了一道金屬牆壁。

    探索小隊嚐試了幾次破開金屬牆,不過都沒有對牆壁造成任何傷害。他們不敢再有動作,及時向廣寒宮市的領導匯報了情況。

    陳新宇看了一遍探索小隊拍攝的視頻,皺了皺眉,問安琪兒,“安琪兒,你看有危險嗎?”

    “應該沒有危險,如果有危險,小隊已經受到攻擊了。”安琪兒回答道,“不過,這明顯是智能生物的傑作,裏麵到底有什麽也不清楚。”

    “這樣吧,讓廣寒宮基地集中所有力量對遺跡周圍挖掘。再從地球上組織一個專業隊伍去月球探索這個遺跡”,陳新宇可不會自己去冒什麽險,有事先做老六,安全第一。

    招募考察小組探索外星遺跡的消息在科學院裏傳開的時候,科學家們報名踴躍,這是人類第一次接觸外星遺跡,價值無法估量。

    很快,一支十五人的考察隊召集完成,第二天,考察隊就踏上了飛往月球的飛船。

    10月15號,考察隊到達了遺跡挖掘現場。挖掘隊已經挖開了大約500米寬,100米深的一個大坑,但還是沒有找到金屬牆的邊緣。

    考察隊的組長袁愛國,帶人上去看查看金屬牆,幽黑的牆壁在燈光的照射下反射著金屬光澤,帶著一些些的深藍色。地球上的鑽頭打在牆壁上,直接打滑,留不下一絲的劃痕。

    “加大挖掘力度,把它全部挖開了。”袁愛國把挖掘隊伍的負責人叫了過來,吩咐道。

    隨後考察小組采集了一些周邊的石塊,土壤後回到了邊上簡易的實驗室裏,一邊分析石塊和土壤的成分,一邊等待著挖掘的結果。

    幾千台機器人整整挖了三天,終於挖出來了一個高一公裏,寬三公裏,類似通道入口的一麵牆,通道的四周還是同樣的金屬牆向著地底延伸著,在這麵牆的中間,有一個5米高,寬10米的門一般的結構,在門2米高的地方,赫然是一個人類手掌大小的凹陷。觸碰以後,還有一道流光在凹陷處閃過,像極了在掃描觸碰到它的手掌。

    它應該還是能使用的,這是所有考察隊員的認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