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生,今年開春後,塞琉古國或許會派遣使團參加觀看大秦帝國的大閱兵,屆時與塞琉古國使團的外交工作就由你負責了。”

“等身金銀銅像的事情可以提一下,不過也不用勉強,安條克三世有意便繼續談,無意便作廢此策,總之,朕要你一事,拿出你狂生的本色來。”

嬴宏雖然有地圖掛,卻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現在還不知道之後的事情會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此時也隻是暫定了一個可能的計策。

不過這正是酈食其想要做的,自己以狂生自居快一輩子了,到如今,終於有了施展狂才的機會。

謀策既定,隻等塞琉古國來人。

但等塞琉古國來人之前,在三月,嬴宏還有一件極重要的事要做,就是陪嬴政再回都鹹陽舉行傳位大典。

說起來,大秦帝國的中央政府機構在北平辦公也真是麻煩,整個政府去年剛從鹹陽搬來北平,今年又要轉回鹹陽。

多虧事先已有安排,許田和胡毋敬剛過完年就領了嬴宏的旨令回鹹陽操辦有關傳位大典的事項,所以再等嬴宏陪嬴政回都鹹陽,所有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妥當。

一人說今日大吉,兩人說明日大吉,但其實舉行傳位大典的日子隻是嬴宏隨便選的,看重的隻是晴天,並不是黃曆。

傳位大典的開始首先是祭祀天地,而祭祀天地的祭壇就設在章台宮以南不遠。

祭壇是為三層,每層高是三米,層層都有甲衛持禮器守衛。

祭壇之下,左右兩側,各是王公侯爵、文武百官、皇室宗族麵南而拜。

其中主道,是嬴政領嬴宏往祭壇的大路。

正是晌午,嬴政在前,嬴宏在側,由北而南步入,皆是穿著大禮服,隻是嬴宏不戴冠冕。

兩位皇帝出現時,開始奏祭祀樂。

一階,兩階……一層,二層,直到三層。

三層祭壇之上有祭台,左右各有掌禮之人。

先是嬴政,持天子劍祭三牲,烈火焚天,再宣詔書:

朕謹以誠惶誠懼之心,祭表敬告上天。

朕承秦國,四十三載,先繼先祖之誌,安定內治,後奮列祖餘烈,一統華夏。

自天地始高厚,萬物生焉,以為相爭,千古未絕。

朕受假命,初定和諧,望前古無及者。

虞夏千年初成,未完國家秩序,殷商往複六都,周天內亂五百,朕是問諸,何有安定。

唯朕秦國,不與爾同,自朕秦國,疆域萬裏,是朕秦國,使民飽衣,有朕秦國,再無異亂宵小。

可論天命,隻歸朕秦。

堪先三皇五帝,再比商湯周武,唯朕獨一。

是祭人祖先烈,先朕之前,無朕比肩,自朕身後,盛有功德。

今朕之子,功已超脫,德已獨厚,是朕以來,再聖皇帝。

朕既年知天命,尊享功德已足,而傳後世蔭福,更是佳美和好。

遂心謙恭敬畏,再曉天地神明,朕將授國傳位,繼子嬴宏。

得天地獨佑護,請願繼續後代,以表焚天,祈降澤於子宏,傳承千秋萬代,永享福壽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