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宏倒是想讓三人馬上開始熟悉工作,但三人一路顛簸也不容易,嬴宏就先讓三人先休息兩天,等休息好了再談工作。

走出中央政府大樓,算是逃出了虎穴,三人仍是心有餘悸。

“叔孫通,那是二世皇帝?可比始皇帝凶惡更甚啊。”嬴政第三次出巡時有經過河南省,酈食其曾見過嬴政,深以為嬴政凶惡,今天見到嬴宏,才覺得嬴宏名不虛傳,真是一個殘暴至極的人呐。

“陛下曾做過什麽你們也都知道,不用我再多說,隻說我在朝廷數十年,又是與當今陛下一門師徒,以我對陛下的了解,陛下雖然殘暴,但並非不仁。”

“你們可以在北平多待些時候,也多了解陛下一些,或許就明白了。”嬴宏就是那麽個麵相,叔孫通能有什麽辦法解釋。

但嬴宏確實不是隻見一麵就能完全了解的,叔孫通也是舍不得這三位大才繼續流浪民間才如此勸說。

“不過隻以二世皇帝對民事手段也能窺探其一了,二世皇帝是有雄才大略的,若不然,也不會使民抬頭。”陳平雖然年輕,卻也熟知古今,若說古今有哪個君王能如嬴宏一般這樣以民為國,恐怕也隻有改革失敗的帝辛了。

但帝辛改革失敗的原因陳平也是知道的,眼見嬴宏好像走的也是帝辛改革那條路,卻沒有要失敗的苗頭,可見嬴宏的謀略手段不是尋常君王能夠比擬的。

若以建立功業圖之,嬴宏確實是一位極適合輔佐的君王,但能建立功勳偉業的君王一般都不好伺候,都缺少人性,陳平正是如此擔心才沒有立刻答應嬴宏給出的中央部級權位。

“我正是因陛下對民事所做才來北平的,陛下既然有心為民,我就應該為臣輔佐,至於其他,不是人臣應該擔憂的。”陳平還年輕,酈食其已是暮年,所以可以多些考慮和選擇,蒯徹就不一樣了,人到中年,黃土快埋半截了,再不抓住機會做些事情,自己這一輩子的才學是為了什麽呀?

其實不止蒯徹,酈食其和陳平也是被嬴宏所做的人民批判會吸引來北平的,要不然,以嬴宏早年所做之事的惡名,誰敢來此虎穴呀,蒯徹十年前不就是因為嬴宏在韓地的暴行才逃離燕地的嘛。

四人各自有說的,也趁著天還早,陳平提議去北平圖書館看一看“早聽說北平圖書館藏書無數,今天既然來了北平,不去圖書館看看怎麽行,還勞叔孫前輩指引,晚輩要前去看上一看。”

做不做嬴宏的人臣是另一說,好不容易來北平了,不去圖書館看看豈不是太可惜了,酈食其和蒯徹經陳平一提醒也持此意,叔孫通便一邊向三人告知圖書館的規章一邊領三人往北平圖書館去。

再進了北平圖書館,放眼一看,竟都是熟人,儒家之人、墨家之人、法家學士、道家一眾,陰陽家、鬼穀派也有不少人在,蒯徹甚至在二樓找全了自己的師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