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之間的交流就該這樣,點到為止,大宛國王也看出來了,嬴宏心眼明亮,欺騙不了,再多說什麽也沒有意義,還是趕緊走吧,免得言多語失。

嬴宏目送走了大宛國王,還沒來得及休息片刻,又有侍衛來報“稟報陛下,大夏國國王歐西德莫斯求見。”

唉,真是麻煩,一個個小國,沒事玩那麽多心眼子幹什麽?

但既然有求見,嬴宏就該召見。

歐西德莫斯見到嬴宏又有說的“小王鬥膽請問陛下,大宛國王剛才是否和陛下說到諸國中貴族地主有安條克三世聯絡事?”

“嗯,大宛國王有以此言提醒朕提防。”能從幾十上百個地主裏脫穎而出成為大地主的人有幾個會是傻子,既然歐西德莫斯已經猜到了,又說了出來,嬴宏也不瞞著。

“小王還要再提醒陛下,大宛國王所說是真,諸國之中情況確實如此,就如小王國中,就有大批貴族之人與安條克三世緊密聯係,隻怪小王無力,恐怕不能製衡這些人,還請陛下決斷。”歐西德莫斯的情況其實和阿爾沙克二世差不多。

嬴宏第一次巡西域時,不僅大敗歐西德莫斯親率的十萬大軍,還屠了大夏國內一座城,鑄了萬金墓,這對歐西德莫斯在國內外的威望影響太大了。

而且歐西德莫斯又被嬴宏罰作建設道路事,這就使得大夏國近幾年的人口和國力一直是保持穩定的持續跌落狀態。

這樣的國情,自然使大夏國內多生反對派,其中不僅有大批貴族,甚至平民奴隸都對歐西德莫斯怨恨。

這樣的國情,自然是安條克三世樂得見到的,大夏國內諸多反對派也是安條克三世樂得聯絡的。

好在是歐西德莫斯有個爭氣的兒子,德米特裏。

既原本曆史上的不敗者德米特裏一世,公元前222年生人,今年十八歲。

年紀雖小,德米特裏卻是年少有為,軍事才能已顯,從罽賓國通往大秦帝國的路就是德米特裏率領平民奴隸一路修過來的。

也正是因為德米特裏在大夏國外率領著幾十萬修路部隊,歐西德莫斯在大夏國內才能繼續坐住王位。

但如此的非正常國態總得有個頭啊,歐西德莫斯年紀也大了,在原來的曆史上,歐西德莫斯約是公元前200年去世的,算起來也沒幾年了。

人貴在知命,歐西德莫斯還被嬴宏炸掉了一條腿,身體狀態已是快到盡頭,歐西德莫斯想趁著自己還能支撐的住,將大夏國的國情再穩定一些,也好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一個比較有利的環境。

嬴宏卻不是這麽想的,大夏國的國情確實需要穩定,但不能給德米特裏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

嬴宏比歐西德莫斯更了解德米特裏,雖然在原來的曆史上德米特裏是靠著歐西德莫斯對巴克特裏亞王國的恢複和積累才能順利的開創印度—希臘王國,但也足見德米特裏的野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