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條克三世以劫掠再轉手售賣的這種幾乎零成本卻高回報的方式嚴重搶占甚至壟斷了新疆省、安西省和印度三省的地主和奴隸主對大秦帝國的市場。

並且後續對新疆省、安西省和印度三省諸外族國的人口買賣也是這樣被壟斷的,隻不過壟斷者從安條克三世變成了突然新生的財主。

新疆省、安西省和印度三省的地主和奴隸主對塞琉古國和突然新生的財主的仇恨正由於此。

隻是地主受衝擊還是小些,且對抗手段也少些,因為不管人再怎麽因仇恨奮發,土地上的生產自有其周期,不是隻幹跺腳罵街就能解決的。

除了擴張土地,再慢慢等著農作周期,地主並沒有太多別的手段對抗塞琉古國和財主對市場的搶占甚至壟斷行為,除非地主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削尖了腦袋往工商業裏擠。

而奴隸主不同,奴隸主和財主的區別隻是財主或許沒有產業,隻以經商為立足,但奴隸主既然有產業,便是也可以經商的,也正因如此,奴隸主受到的衝擊極大,對抗手段也多。

雖然新疆省、安西省和印度三省的奴隸主沒辦法像塞琉古國安條克三世那樣以多次戰爭大規模劫掠人口的方式達到人口買賣的可持續性和量的增長。

但新疆省、安西省和印度三省背靠大秦帝國呀,惡心不了塞琉古國,還打擊不了財主嗎。

所以大概自公元前207年開始,新疆省、安西省和印度三省的地主和奴隸主就已經大批次的來大秦帝國學習更先進的農業工業生產技術了。

且幾乎是不惜代價的購買大秦帝國的農業工業生產工具和設備,隻為搶回被財主搶走的市場。

而大秦帝國也樂得如此,並且盡管新疆省、安西省和印度三省的地主和奴隸主可以不惜代價的花錢,大秦帝國的買賣還是公道的。

隻是這種行為在安條克三世看來是不能理解的,西域和印度半島的農業、工業、商業發展起來了對自己倒是有些好處,起碼自己以後可以挑一挑買家賣家了。

但大秦帝國為什麽會樂得如此?難道大秦帝國看不出來西域和印度半島的農業、工業、商業發展起來後會搶奪原本屬於大秦帝國的市場嗎?

這也難怪,安條克三世終究是不能理解什麽是一統天下,什麽是天下一統。

因為安條克三世以為的西域和印度半島其實是大秦帝國的疆域,是大秦帝國的新疆省、安西省和印度三省,自己家能積極發展有什麽不好?

所以以大秦帝國的角度來看,起碼在現在看來,新疆省安西省、和印度三省的這種對內和對外的農業、工業、商業的全方麵激烈競爭其實是好的,至於以後該怎麽改革農業和正規化工商業,嬴宏也會有辦法的。

但好的事也就僅限於此了,新疆省、安西省和印度三省諸外族國國王和貴族的擴軍所帶來的隻有惡性循環的軍備競賽和與鄰國的關係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