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富貧,富者並非隻以殘害壓榨貧者獲利,世代苦營積累亦可使家富,貧者也並非隻受富人殘害壓榨而貧,其墮敗自會貧,而申原通不問前因不尋後果,隻聽貧者一言就屠殺富家,難道這就是仁嗎?”

“諸位也都是明白人,不用我多說,諸位應該也都深度了解過申原通的行徑,但不知在諸位看來申原通之行徑是否對國家有利,對萬民有利?”

“兵首之論有理,但在我看來,這也隻是一麵,申原通也隻是冠以墨家弟子之名而昏悖糊塗一人,並不能說明諸子百家之士自扶天道人理是錯。”

田昌讚同嬴宏腰斬申原通是因為確實應該如此,但現在嬴宏是想讓諸子百家自廢武功,田昌作為墨家的傳承人第一個不能同意。

因為嬴宏要做的是高度集權,而過度集權的危害其實不僅嬴宏清楚,諸子百家眾人也是十分清楚的。

“我也不能認同兵首之言,兵首治民確實厲害,但在我看來,兵首視民皆奴,隻為國家盈,若諸子百家再廢,民苦何以依靠?”

說白了,姬柱是不認可嬴宏的治國,齊法家注重的是富民而資國,是先使民富,而後以資國盛。

而且齊法家不僅重法,還重禮、教,可在姬柱看來,嬴宏是隻以強權為統治,又多教民為利,卻少教民為禮。

除此之外,姬柱也看不通嬴宏是真心施教於民還是隻以教民為手段,以此來打擊諸子百家。

說的更明白一些,姬柱是怕諸子百家覆滅後嬴宏又退回到以前,如果那樣的話,此天下可就真的沒救了。

“兩位先生說的也有理,但兩位有沒有想過法外再法會是什麽後果?令出兩門,百姓何以安?還是說諸位是要讓我將不穩定因素放手在我控製之外?諸位何以保證諸子百家不會再出現如申原通之人?”

其實不管怎麽說,嬴宏也是強權統治者,而且嬴宏又是知道曆史的,所以於權於後,嬴宏都不能允許在國家律法之外還有律法。

“再論姬先生之言,齊法家所論民富是指一小部分民富還是指絕大多數民富?若是指一小部分民富,我不能同意。”

“數五王三代,哪個不是一小部分民富,其結果又是如何?富民無不進為統治者,或為王,或為諸侯,不濟也是士大夫,這些人裏麵有哪個不是掠民而資己?百姓於其治下可有活路?”

“我和諸位說一句實話,自五王三代到如今,華夏之民不論貧富,無一人先祖不是王侯士大夫。”

“為何會如此?無他,先民皆絕後爾,民若是連自身都不能溫飽,又怎能繁衍後代?如此可見,饑苦延數代,無不後絕者。”

“所以先一小部分民富不行,絕對不行,而要絕大多數民共同富裕,就要先夯實天下基礎,天下既安,民既安,天下既富,民既富。”

“姬先生來北平也數日了,卻不知姬先生除了看到民勞苦外還看沒看到其他?既民無憂凍餓而亡,且皆可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