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嬴壬也想求嬴宏一件事“皇叔父有才德,侄兒想侄兒的子嗣也請皇叔父教育,還求皇叔父容許。”

這倒讓嬴宏有些意外,嬴壬才十歲,竟然就開始琢磨下一代的事了“我是沒有意見的,但你也要想清楚,子女長期遠離父母是會影響到血脈親情的,而且這也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我可不想以後落得侄媳婦埋怨。”

被自己的後輩,尤其是兒媳婦侄媳婦罵一句老而不尊、恃老自負、拆散親情之類的話可是不好聽的。

“侄兒常在您的身邊,且侄兒的婚配之事也全憑您和母親做主,為兒侄者哪敢埋怨皇叔父。”嬴壬要在嬴宏身邊成長至二十歲呢,嬴壬的大小諸事不還是要由嬴宏做主操辦。

婚配之事有嬴宏親自把控,嬴宏又哪會落得埋怨。

“且侄兒自知自己的天賦才能皆比您相差甚遠,南秦國的教育體係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完善的,為使您的侄孫不沒落,也為南秦國的後繼君王有能力擔當大任,還請您能容許侄兒的請求。”

嬴壬已經在嬴宏身邊待了好幾年了,也逐漸知道嬴宏建立新製度的速度和手段有多麽變態了。

嬴壬深知自己隻是一個凡人,又怎麽能和嬴宏做比較。

南秦帝國的建立首要的是開辟疆域,這個靠胡亥就能做到,而嬴壬的任務就是承接胡亥所開辟的疆域並建立和穩定南秦帝國的總體製度。

但這個任務最少也要消耗兩三代人,嬴壬又哪有精力再全力發展南秦帝國的教育體係。

所以不管怎麽說,嬴壬和南秦帝國的諸多事情都還需要嬴宏的幫助。

“你確實有所成長了。”十歲的孩子能看到這些已經很不容易了,嬴宏很欣慰。

“我沒有意見,可以同意你的請求,但這個請求是關於你的子嗣的,也是你的大事,我不能一人獨斷,還要問過你的母親,隻有你的母親先同意了,我才好同意。”

嬴壬畢竟是李靈兒的兒子,其子也是李靈兒的孫子,說到底人家才是血脈相承的一家人,嬴宏不好自己獨斷這件事,因為這件事從另一個角度看上去就像是嬴宏管嬴壬要人質一樣。

或許是嬴宏想得周全,也或許是嬴宏想多了,因為李靈兒完全沒想到人質的事。

“宏弟,壬兒能有這邊見識也多虧了宏弟的教導,如此看來,壬兒的請求確實妥當,還請宏弟能夠允許。”

李靈兒所看到的是一個因為受到良好教育而能年少知事的孩子再向自己擁有著良好教育體係和能力的叔父請求自己的後代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免後代成長在相對落後的南秦帝國而落後甚至被淘汰。

優勝劣汰是亙古不變的鐵律,尤其是在權力地位越高的位置上越是如此,李靈兒也不希望嬴壬嬴方的後代因為受教育不足而能力欠缺導致喪失權力和地位。

李靈兒既然同意,嬴宏也不再搪塞“既如此,等你們三人有了兒女,隻要你們願意,我可以代你們教育扶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