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宏說的沒錯,在繼承權位的問題上,嬴宏隻能精英教育最多兩個子嗣,以保證其威信能力都高於其他子嗣。

若不然,後世就會演變為誰先犯錯誰就先被打倒推翻的局麵,且越是位高者如此危險越甚。

夫人們情緒有些低落,看來自己的想法是被嬴宏駁回了“那你是怎麽想的?”

“你們說的子嗣多是沒錯的,在對外敵問題上,後世之君需要有以血脈為關係的政治立場幫手,但子嗣也不能太多,對內要保證最高權位者的地位穩定。”贏宏再估算了一下。

“我所設想的百年內的大秦國的直轄統治疆域範圍是如今的國內並包括東瀛島、朝鮮半島、關外至黑龍江以北地區、內外蒙古草原、西域之地和東南亞半島在內的。”

“再加上大秦國直轄疆域以外的亞洲地區,既需要一個皇帝和大約十五個有政治地位的藩王,而你們現在已經為我生了十個兒子了,也就差不多了。”

嬴宏又把話題轉回來了,其意思是說自己沒有納娶虞姬的需求和必要。

“宏,你能保證這十個兒子都有足夠的能力身居其位嗎?”燕鳶的意思也很明白,誰能保證自己的子嗣裏麵沒有幾個不宜身居要職的,胡亥不就是嗎。

所以在夫人們看來,納娶虞姬很有必要,嬴宏估算的統治帝國的子嗣需求人數是十六人左右,那嬴宏至少就得生三四十多個兒子,以保證能擇選優劣者。

嬴宏沉默不語,其實在嬴宏所想的理想情況裏,自己的子嗣所需遠不止三四十多人,而是越多越好。

因為如今的大秦各方麵發展都是自己一人為主導帶動推進的,而自己精力有限,所以需要更多的專業知識足夠的人才來指揮領導大秦各方麵的發展。

而百姓雖然也受專業知識教育,但終歸要被生活需求占去大部分精力,所以此任務主要還是要以皇室為重。

但這也有個問題,就是隻要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人數龐大的皇室就會變成國家的負擔,諸多皇室人員也會變成威脅國家安定的極不安定因素。

正因如此,是追求國家快速發展還是追求國家相對安穩過渡,這兩者該如何選擇嬴宏是很猶豫的。

見嬴宏沉默不語,燕鳶覺得贏宏是有所動搖了,便再逼問“宏,你隻管說要不要納娶虞妹妹,其他的事我們姐妹來辦。”

“不要。”在嬴宏看來不管自己是選擇哪條路,都不需要納娶虞姬。

“你!……”燕鳶也生氣了“你說了不算,此事我們姐妹已有決定,又有父皇母親做主,由不得你。”

“嗯?爹娘?”嬴宏倒是知道嬴政和鄭夫人想讓自己納娶虞姬,但這不隻是身為子女父母的想法嗎?哪來的做主一說呀?嬴政不是答應過自己不再強迫自己納娶妃嬪嗎?

“剛才所說的這些隱患危機我們也和母親說過,而父皇母親也都讚同,所以虞妹妹的事已經有了定數,夫君就不要再執拗了。”不得不說王姝幾人的膽子也是真大,這種涉及到自己,且與嬴政是對立麵的政治危機也敢和嬴政鄭夫人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