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不像項羽,楚軍還要靠人和鷹隼送信才能互相聯係,而章邯是從嬴宏那裏領有電報班組的,所以隻等和項羽的中軍撞上後,章邯即刻給嬴宏發去了緊急軍報。

而嬴宏的反應也很快,在命令章邯集結軍隊全力阻擊項羽的同時又命令童一的海軍迅速登陸並急向章邯支援。

信息的傳遞速度對戰爭來說太重要了,項羽雖然也給楚軍前軍和後軍送去了軍令信,但人和鷹隼的效率實在太低了。

像楚軍前軍,完全就是憑著領軍副將的自我決斷行動的,項羽的軍令信根本沒來得及送到楚軍前軍。

而楚軍後軍雖然收到了項羽的軍令信,但再趕到戰場也得是野戰的第三天了。

除了通訊速度,將領的忠誠和對軍令的執行程度也是關鍵,而論對君主的忠誠和對命令的執行程度,童一位列前茅當之無愧。

項羽不是沿著長江北岸逃的,野戰的戰場也不在長江岸邊,童一在長江水上收到嬴宏的軍令之時離戰場可是還有一百三十多裏的行軍路程呢。

但雖然時間緊任務重,童一也依然無條件服從了嬴宏的軍令,人民軍海軍在童一的統領下日夜急行軍一天半,終於趕到了戰場,並立即加入了戰鬥。

也不愧是人民軍,即使一天一夜沒睡覺急行了一百三十多裏,再打起仗來依然勇猛。

童一的海軍並不多,隻有不到兩萬人。

但也正是這不到兩萬人民軍讓項羽感到絕望了。

這軍容這陣列,難道是嬴宏來了?

項羽太熟悉人民軍的步兵方陣了,自己就是敗在這樣的方陣之下的。

而楚軍再見人民軍的步兵方陣也是驚恐萬分,以至於已經顯露勝勢的楚軍在童一率領的海軍加入戰鬥後又開始向後退卻了。

不到兩萬的人民軍海軍其實對項羽造成不了太大的壓力,項羽也能很快反應過來這支人民軍不是嬴宏親自率領的軍隊。

但人民軍的軍威對楚軍的威懾力太大了,之前的痛苦回憶在楚軍將士的心中揮之不去,而再見人民軍之時楚軍將士已不敢與人民軍再戰。

麵對如此頹勢,項羽無可奈何,自己已經不是曾經的巔峰狀態了,再也無法以一人完全影響整個戰局了。

軍心已喪,項羽隻能率中軍退出戰鬥。

而章邯軍見援軍來了,軍心大振,章邯見項羽軍退卻也是振奮,即命令自己的前軍堅守戰地,中軍和後軍隨童一的海軍一起追殺楚軍前軍。

如此還不算完,在戰場以北的擔任封鎖任務的萬餘人章郡軍也在此時趕赴了戰場,且在章邯的命令下對楚軍前軍實施了斜擊包圍。

楚軍前軍卻還不知道項羽已經率軍撤出戰鬥了,仍在奮力拚殺。

這正合了章邯的心意,經過了一個上午的艱苦支撐,自己終於迎來了反擊並殲滅敵軍的機會。

而童一也很配合,通過觀察戰局,童一知道章邯想要尋機殲滅敵軍,就命令海軍與楚軍前軍纏鬥並且戰且退,以誘敵深入,助章邯軍完成對楚軍前軍的包圍圈。

“不愧是秦王殿下帶出來的人呐,反應就是迅速。”有了童一的配合,章邯計劃的包圍殲敵眼看著就要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