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這兩年咱們並沒有與西域的太多聯係,而通商又是沒有什麽經驗,且國內戰事還未結束,此時製定通商計劃是不是有些過早了?”許田這兩年一直總攬著燕地政府的諸項政務內務,因為有東南亞地方政府的支持,所以國內的糧食等物資尚且夠用。

但南方還沒平定呢,許田擔心燕地政府國庫僅有的存餘可能無法支撐耗資巨大的外貿活動。

“咱們沒有經驗不要緊,這幾年秦地政府一直在和西域通著商貿,所以市場基本是成熟的,隻是咱們沒有太多經驗。”扶蘇自從去了西域就從沒找嬴宏要過軍餉,而且嬴宏第二次去西域的時候已經和扶蘇了解過了當時的通商發展程度,所以西域那邊完全不用擔心。

“至於國內戰爭,我估計明年或者最遲後年也就能結束了,而且我也不是要現在就和西域通商,隻是製定國內安定以後的對外通商計劃,萬事總要有個準備才好有序而不亂嘛。”對於戰爭,嬴宏心裏有數,而對於戰爭之後的國內恢複和對外政策,嬴宏要提前有個打算。

“如此也好,童二那邊雖然已經收複了呼揭人,並和西域有了聯係,但軍資方麵壓力也是不小,公子製定好通商計劃後,也可以讓童二那邊先試著執行,一方麵是積累經驗,另一方麵也是緩解軍資方麵的壓力。”文述和童二也算是老搭檔了,雖然這兩年童二去了外蒙古,但文述依然與童二保持著公私兩方的聯係,且對童二那邊的事務和壓力很是關心。

“嗯。”嬴宏也認同文述的說法“所以我打算明年讓童十先前往童二那裏負責與西域的通商,童二那邊有精鹽,咱們再支援過去一些棉織物,還有紙張筆墨、糖和茶磚,還有低度酒和土豆,徐福帶回來的蔬菜裏麵也有可以作為交易商品的,比如小番茄就很好,都可以讓童十先帶一些過去,先幫童二緩解一些軍資壓力。”嬴宏要搞通商可比李瞻他們方便多了,而且優勢也大的多。

李瞻他們的通商商品隻限於紙筆墨硯、精鹽、糖、茶磚、酒和其他幾類商品,而像棉織物和土豆還有蔬菜一類的副食品,李瞻他們是沒有的。

秦地雖然也有紡織作坊,但大秦的棉花又都是被嬴宏所把控的,不管是關內還是關外的棉花都是如此。

土豆和蔬菜就更別提了,嬴宏根本就沒來得及把這些副食品發展到秦地。

而且秦地的商隊和工廠都是屬於私人私家的,這些商隊和工廠本身也有競爭關係,且規模又比不上嬴宏這裏的國企工廠和商隊。

燕地政府所管轄的燕齊趙地和關外雖然也有私人組織的商人商隊,但規模和勢力甚小,且商品也都是要從政府手裏購買的。

而燕地政府所管轄範圍內的所有工廠又全部都是政府企業,這些工廠也隻有嬴宏是原始股東,像許田他們也隻有相關的管理權而沒有受益權和支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