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從沒想過如此,也不知道如此會怎樣,但既然嬴宏這麽說了,那應該是沒什麽問題,不過嬴政還是想問“你那裏就是這樣嗎?”

“我那裏沒有皇帝,也沒有皇家,不過那些還太遠了,咱們現在還做不到。”嬴宏現在還不能把那一套製度完全拿出來,要不然國家可就真的亂了。

“奧。”嬴政隻看到了清朝的史書,後麵的嬴宏沒抄,所以沒有看到“你等有工夫了就把清朝後麵的曆史也抄一份給我吧。”

“爹,後麵可就沒帝製了,您也要看嗎?”抄書倒是沒問題,但嬴宏怕嬴政不太能接受自己創立的帝製消失,畢竟那可是用了千年才過渡到的,可要讓嬴政看,最多也不過一年。

“我想看看。”嬴政也想知道嬴宏那邊是什麽樣的。

“那我有時間就給您抄下來,不過我也隻能寫到我那個時候,再之後的事我也就不知道了。”那段曆史有些複雜,嬴宏要把整個世界史都抄下來,要不然嬴政看不全。

“無礙,能抄多少你就抄多少吧。”嬴政現在除了坐鎮政府就隻剩看書和帶孩子玩了,所以有的是時間。

眼瞅著明年就能和童二通火車了,嬴宏也打算提前規劃一下至西域的商隊。

其實之前大秦也一直在和西域通著商隊,不過那些都是民間組織自發經商的隊伍,嬴宏也隻是在長城內外收取稅金。

自從嬴宏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之後,首先與西域通商的就是秦地政府的商人和世家宗族,而燕地政府當時還在搞發展存積蓄,所以沒有多少精力用來經商。

與西域的商業繁榮也是從嬴宏準備收繳世家貴族的土地開始的,當時李斯及其跟隨者用自己家族的土地從贏宏手裏換來了紙張、精鹽、茶磚、糖和酒等商品的工廠生產權力,並很快形成了對西域貿易的半壟斷。

李氏商隊也隨即慢慢壯大,而管理李氏商隊的正是李斯的二兒子李瞻。

當時扶蘇雖然已經在西域了,但扶蘇正在忙著組建自己的班底,也沒有太多精力去管理商貿上的事。

李氏商隊的第一單收益就是在這樣自由的背景下由李瞻親自完成的。

商隊在鹹陽各地裝好各種貨物後,李瞻親自領隊,再帶上李氏家族的私兵,並在李氏家族人員不怎麽看好此行的氛圍下和其他商隊一起結伴出發了。

其實剛開始第一次通商的時候不僅是李氏家族成員不看好此行,幾乎所有在此通商上投入了資本的人都不看好此行,趙宏對他們這些貴族的所作所為使他們這些人極其懷疑趙宏的人品和趙宏給他們指出的這條路。

但既然第一步已經邁出去了,哪還有再半路撤回來的道理。

此次經商的隊伍主要是由李氏家族的商隊和與李斯一同捐了地換來工廠的家族的商隊組成的,其中還有些湊熱鬧的商人商隊。

因此李瞻也自然而然的成了這支經商隊伍的領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