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儲君自古以長為尊,賴秦王殿下天資聰慧謀略過人,陛下欲傳位與秦王殿下也是有情可原,但如今秦王殿下下落不明生死難料,我等為國事計,應當暫迎新君。”李斯先是說了一通大義凜然的話,然後憑借著猜測嬴政的想法做出了決定“趙王殿下年長而賢德,恭孝而有才能,我欲迎趙王殿下為新君,府令大人以為如何?”

李斯之所以還要征求趙高的意見,是因為趙高手裏有嬴政的印璽,如果趙高不同意,那自己寫一萬封傳位扶蘇的詔書都沒用。

而李斯舉薦扶蘇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自己和扶蘇的關係有多好,隻是因為李斯猜測嬴政心中的儲君人選隻有趙宏和扶蘇,而趙宏估計已經死了,那就隻有扶蘇了。

“李丞相明大義,可舍小家為國家,舍己身為君王,老奴深感欽佩。”趙高也不說同意也不說不同意,而是陰陽怪氣了一番。

李斯抬起頭盯著趙高問“府令大人這是何意?”

“李丞相可以不顧自己與蒙氏兄弟的隔閡,可以不管秦王殿下一黨的勢眾,願以己身飼賢君,可謂是忠義無雙。”也就是嬴政死了,嬴政要是不死,趙高絕不敢說這些挑撥離間的話。

當然,如果嬴政不死,趙高就更不敢有為了自己的權利謀逆更替君主的想法了。

“國家大事在君臣同心,個人計較不當在其列。”李斯拿不準趙高想幹什麽。

你這閹貨好幾十年了都沒有表露過什麽野心,怎麽?嬴政剛一死你就忍不住要跳出來了?還是說你這是在替誰試探我呢?

李斯沉浮宦海幾十年,能坐到丞相這個位置絕不隻是憑運氣,謹小慎微處事不驚膽大心細就是李斯遇事能逢凶化吉的秘訣。

“李丞相所言極是,老奴為丞相的忠心所感,故此多言了一些,如此,謹遵丞相之意吧。”趙高說著就要給李斯拿印璽,可手剛摸到裝著印璽的盒子就又像是想起了什麽事似的“李丞相願做寓公,老奴自是欽佩不已,但不知李丞相要去哪裏隱居呢?老奴日後也好去拜會李丞相。”

“我……”李斯明白了,原來不願意擁立扶蘇的人不僅有自己,還有眼前的這位趙高“府令大人請明言。”

“趙王與蒙氏兄弟相親近想必李丞相是知道的。”趙高見李斯微微點點頭,繼續說道“蒙氏兄弟可與李丞相相容嗎?”

李斯搖了搖頭,自己和蒙氏兄弟不對付誰都知道,如今幾乎都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如果扶蘇繼承了皇位,自己又怎麽可能與蒙氏兄弟相容啊?就憑一個扶龍之功?哪夠啊,皇位本就應該是扶蘇的,就算扶蘇事後會感念自己此時做出的決定,蒙氏兄弟會感念嗎?人家可是也有從龍之功的。

趙高見李斯愁容滿麵,看來是有效果了,趁機又添一把火“李丞相不必如此憂慮,不是還有許田他們呢嘛,這些人雖然都是秦王殿下的班底,可也多虧了趙王殿下曾在燕地與趙地主政一方,故此他們之間也算親近,老奴還曾聽說,秦王殿下擊東胡之時就是把自己的後事托付給了趙王殿下,如此看來,隻要李丞相能與許田等人交好,也可保權位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