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江枝答應了,不光要買人,還需要帶些流民回村。

    平川縣城裏是不許流民進入,那些逃避戰亂來的人都被聚在離城三裏的一處村裏。

    章縣令讓江枝自己去挑,賣人就是救命,如果能多領一些人安置到徐家村就更好。

    時隔一年多,江枝又看見那些離家逃荒的流民。

    六月裏,巴郡已經炎熱,但這裏還有上百人聚在村中一片空地搭建窩棚,蚊蟲叮咬,臭水橫流。

    這些流民不停安置,又不停的來,他們逃過戰亂,但苦難還沒有結束。

    不是人人逃荒都能入京城做生意,發家致富,絕大多數人都是隨便尋一處安全的村舍入戶。

    比起田貴他們都是巴郡本地人不同,田貴他們隻是兵亂帶來的驚慌和饑餓,靠著醫棚一有吃住就安定下來了。

    現在的流民多為外地,千裏奔波精疲力盡,初到巴郡,語言不通,飲食不同,就連氣候都無法適應。

    巴郡的濕氣和悶熱讓流民裏處處都是生病之人。

    雖然有縣衙熬的大鍋藥和一些善人捐助的稀粥,這些流民的日子還是不好過。

    陪同江枝過來的皮氏和二瑞神情各異。

    皮氏激動得指手畫腳道:“哎呀,比我們在渝州府外還難。

    我們當初走到渝州城外至少還有米有糧,大家都在一起住著,還可以進城買賣東西。就是後來……後來打起來了!”

    兩年前皮氏跟著全村人到渝州府城外,也不過才幾百裏,不僅熟人聚團安全,而且還有男主光環罩著,沒有吃太多苦。

    隻是後來渝州府成戰場她們散了,病死,亂跑死了一批人。

    二瑞沒有再對流民隨便表現出同情:正如娘說的一樣,無論走留都是逃命。

    自己跟娘雖然留在原地,也是幾經波折,差點就死了。

    他現在隻擔心一件事:“娘,這些人病的病,傷的傷,我們帶回去也不能幹活怎麽辦?”

    皮氏也擔心:“江嬸子,這些人會不會帶回去就死了?”

    她對江枝要買人剛開始是驚訝,後來就感覺應該的。

    江嬸子的藥坊是得添人,萬一再被壞人惦記上,小滿一個人打不贏,那實在太凶險了。

    徐根生如今在收購藥坊和蚊香兩處藥草,那也是在給江嬸子幹活做事的,拿著工錢,自然希望江嬸子的生意越多越好。

    見到江枝來挑人,負責看守流民的小吏是大力支持:“這些流民能遠道而來,別看著病,底子還是很好的,你們這些村長就應該每村分著安排。”

    江枝笑笑:“我們村子現在已經半數為流民,以前的房舍全部被燒,不好再安排其他流民了!”

    她知道章縣令是想讓縣城附近的村子收容流民。

    因為這裏稍微富裕一點,也好管理。

    人家遠遠的來,肯定不願意住去高山窮溝,在那些地方人生地不熟,不是餓死也會被欺壓。

    所以江枝哭窮時,章縣令並沒有硬行安排流民給徐家村。

    現在要帶多少流民也讓江枝自己決定。

    “管事老爺,我們是要買人!”二瑞主動搭話。

    小吏聽到買人,一下就高興起來:買人就更好了,官府還能抽稅!

    .\/17376709\/30302665.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