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去年送去城裏最高賣到三十文一棒,實際上損失不少,後麵也減價,真正算下來沒有三十文。

    而且還辛苦通夜,要是以後都如現在這樣,那就太輕鬆了。

    定下優等品,接下來就是二等和三等的價格。

    有了二十五文開頭,剩下兩種等級都以十文和八文被另外兩家購下。

    這邊的苞米價一定下來,二瑞立即道:“三位老板,我這就進村讓人掰苞米,還得麻煩你們的夥計趕緊準備騾車,最多一個時辰就可以裝車出發。”

    這裏沒有冷璉運輸,大熱天的不容易,能多保鮮一陣是一陣。

    聽到現在就準備騾車,剛才拍下優等品的老板疑惑道:“你有多少人手,敢說二十多畝地的苞米隻需要一個時辰掰下來還要分好?”

    最大的農莊,佃戶人數也隻有七八家,要想掰這麽多苞米,至少需要小半天時間。

    他這一句話,讓曹驛丞和江枝都笑起來。

    曹驛丞是聽說過徐家村修房子的,那樣速度早已經被服徭役的人傳遍四裏八鄉,說得徐家村好像人人都長了八隻手。

    江枝是清楚如今徐家村人的速度,那還真就是長了八隻手。

    有王小菊的“一桶水”鞭法,個個幹活像開了掛,那盤蚊香的手都差點快出殘影,現在全村人掰苞米,那還不跟玩似的。

    果然,很快徐家村就讓幾個商戶大開眼界。

    此時剛入六月已經是烈陽高照,全村老少都進地掰苞米。

    每個人拿著稱手的工具,背簍、籮筐和小籃子。

    女人熟練的把苞米從杆子上掰下來,小孩子和老人就坐在地邊分等級,各種規格分開放置。

    男人們則用籮筐把不同等級的苞米送到商家的騾車邊,數數登記,一層一層做得行雲流水。

    這些活是二瑞和李老實驗收,王小菊,徐根生則在監督。

    王小菊還是第一次監督這麽多人一起幹活,跑前跑後熱得汗水長流。

    見她這樣負責,皮氏等女人都在開玩笑:“小菊,你這樣賣力氣,江嬸子肯定會給你翻倍的工錢!”

    王小菊在蚊香作坊負責監管,工錢是由作坊開支,每天是三十文,可把其他人眼紅壞了。

    可見蚊香作坊這幾天再無人吵架,又對王小菊不得不服,這時候見她又這樣賣力,忍不住就要調侃幾句。

    王小菊嘿嘿一樂:“我就喜歡這樣子,自在!”

    驛站這邊,拍賣會還沒有結束,壓軸的還在後麵。

    隻有三個人買下青糧顯然還不夠,江枝把蚊香盤擺了出來。

    “這蚊香盤還需要我給大家介紹嗎?”江枝故意問。

    剛剛才拍到青糧的孫老板道:“實不相瞞,我早就聽張巡檢說了蚊香之事,所以這次就專門過來!”

    孫家商行也是大商行,聽到徐家村不光是青糧稀罕,還有一種蚊香也是特別得很。

    其餘人紛紛點頭:“是的,江村長,這蚊香盤的價格不會再拍賣了吧!”

    江枝笑道:“青糧實在是不易種植才以拍賣銷售,蚊香盤自然是定價為準了。”

    以嫩苞米搭台,蚊香盤和驅蚊液唱戲,這是什麽都不落下了。

    .\/17376709\/30302670.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