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你的意思是……”

    李戰聞言愣了片刻,隨後意味深長的打量了一下自己這個螟蛉之子,半響之後,默默的點了點頭。

    “也是,你們老張家的人骨子裏就是有股執扭的勁兒,這些年在京城裏放不開手腳,有野心,有追求,有奢望,沒給你爹丟人。”

    說完這話之後,李戰不無感傷地扭身回屋,從自家屋裏的櫥櫃暗格裏,找出一枚雕砌精美的玉佩。

    鄭重其事的交給李登雲之後,又給李登雲,講述了一些成這麽爛穀子的辛秘往事,絕大多數都是為了確保李登雲能夠,確認自己的真實身份。

    省得鬧出烏龍誤會,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的尷尬局麵。

    李登雲將這枚玉佩頗為珍重的揣進懷裏,為了緩解較為壓抑的氣氛,有些打趣的俏皮說:“爹,你瞧瞧,這又不是什麽生離死別,等過段年月,孩子還是要重新回來的,到時候,小洋樓,半導體,哪怕是大彩電,孩子都能有本事給你整來。”

    對於那個未曾謀麵,甚至說是生死未卜的父親,李登雲是沒有多少感情和在意的,這次到香江那邊能夠打探到消息最好,打探不了也沒什麽關係。

    當然,能找到的話那是最好不過了。

    畢竟這個年頭裏麵時局動蕩不安,尤其是香江那邊,像什麽潮州人搞的新義安,合聯勝,14k啥的。

    各種草莽人物,過江之鯉一般層出不窮。。

    要是不拜碼頭找靠山的話,想安安穩穩的做生意,發家致富基本上就是奢求和妄想。

    而按照李戰的描述,自己的便宜父親,少說也是師級野戰軍人物,哪怕是一路潰退,隻要沒出什麽生命安全的問題的話。

    稍微跺下腳,自己應該就能在香江站住腳跟。

    這個年代的香江和台州那邊,其實彼此之間是聲氣相通的。

    舉一個恰當的例子來講,香江港娛電影最賣座的市場,對標的就是台州市場。

    因為港娛電影本土麵積實在是太狹窄,人口過於貧瘠,承載不了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甚至是上億的票房。

    一些港娛製片人搞出來的電影,大部分都是為了討好台州那邊的群眾,隻有房事龍能夠衝破這個枷鎖,成為紅遍整個亞洲的功夫巨星。

    甚至到後來憑借一部紅番區電影,愣是在大洋彼岸紅透半邊天,壓根看不上港娛那邊本土市場的票房收入。

    港娛之所以後來電影衰落,同樣是跟台州市場脫不了關係。

    港娛和台州片商的分賬模式,向來是香江這邊拍完電影,然後台州那邊的電影大鱷花重金購得播映權。

    這種先付款再看票房的模式,就導致香江這邊拍片向來是有恃無恐的。

    愣是把電影搞成了流水線作坊一樣,每年能產出幾百部粗製濫造的電影。

    反正台州這邊的電商已經當完冤大頭付錢了,香江拍片的這群導演又大多目光短淺,唯利是圖。

    一步一步的產出撲街電影,搞得台州那邊的片商叫苦不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