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劇情裏,許大茂跟婁曉娥離婚,一方麵確實有傻村姑秦京茹的原因,覺得娶了傻村姑秦京茹之後就能給許家傳宗接代,再加上家花不如野花香的固有概念。

    許大茂又是一個喜新厭舊的貨色,所以當秦京茹提到要嫁給許大茂的時候,許大茂內心是極度掙紮的。

    畢竟他又不是個傻愣,秦京茹嫁進來之後已經是厘定戶籍了,不像秦淮茹,秦淮茹是50年代嫁進四合院的,所以說跟的是賈東旭的城市戶口。

    由於太多農村戶口嫁到城裏,出現了糧食供缺緊張等一係列棘手的問題,後來陸續不斷的完善了製度,逐漸形成了,隻要是農村戶口嫁到城裏之後,無論如何仍然是農村戶口的規矩。

    在這個非農戶口吃香的年代,秦京茹在60年代嫁進來之後,一個農村戶口吃不了定額糧食不說,捎帶著連孩子都牽連了,許大茂但凡是腦子正經都不會娶秦京茹。

    原劇情中之所以迎娶秦京茹一方麵也是出於無奈,這個時候的秦京茹因為秦淮茹和她婆婆的緣故,謊稱自己懷了孕,心裏惦記著傳宗接代的許大茂自然是不忍心放過這個機會。

    另一方麵極為重要且容易被人忽視的原因就是,當時大風已經起來了,許大茂作為放映員,在軋鋼廠趁著放電影的機會還是能夠弄到一些內幕消息的。

    知道婁家這個時候已經是一艘破船,在跟著這艘破船的話,保不準就有沉下海裏喂魚的風險。

    而偏偏因為這些年,許大茂憑借著婁家的緣故吃了不少好處,要是不及時想辦法跟婁曉娥離婚撇清關係的話,指不定也要被牽連。

    可以說許大茂跟婁曉娥的離婚是早有預謀的,隻不過現在的局麵徹底顛倒了過來,由許大茂早有預謀的想跟婁曉娥策劃離婚,變成了婁曉娥一力促成自己跟許大茂離婚的結局。

    對於完全還沒有做好離婚準備的許大茂而言,這個時候要是徹底失去了婁家這個靠山,那不亞於晴天霹靂。

    趙祥生聽到李登雲這樣講,心裏卻是有些不以為意,他沒上過幾年學堂,雖說識文斷字這方麵比農村廣大農民同誌們要強上許多,但也僅限於此罷了。

    對於深層次的時政熱點這方麵,趙祥生和這個年代的絕大多數人一樣,都是欠缺考慮和認識的。

    他盡管知道婁家這個時候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但卻預料不到婁家不僅不能夠東山再起,甚至是風雨飄搖上的一葉小船隨時有沉沒的風險。

    所以趙祥生仍然是打定主意,一定要趁著這個先發優勢,在大家夥尚且不知道許大茂要跟婁曉娥離婚的情況下,近水樓台先得月。

    都說女同誌離婚的時正是空虛無依無靠的時候,趙祥生想著要是趁著這個機會,能夠俘虜了婁曉娥的芳心,自己甭說是軋鋼廠司機了,說不定還能憑借著婁董事跟楊廠長的關係,在廠裏麵謀個一官半職。

    這年頭誰還沒個官癮呢?隻不過是大和小的因果關係罷了,哪怕是四合院幾個年事已高的大爺,對於在軋鋼廠裏謀個芝麻米粒大的官,仍然是頗感興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