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到鳳凰山打獵出來的一眾獵物,除了一些體型較大的野豬,拿到了軋鋼廠民兵連小食堂之外,剩餘的絕大多數都被李登雲放到了隨身空間裏。

    除了那些沒有屠宰的野豬之外,空間裏麵還放著一些山雞,野兔,傻麅子之類的各色獵物,甚山酸辣椒,野蘑菇之類的更是一應俱全,隻要李登雲想要做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山珍海味,隨時就可以就地取材。

    至於金水灣書記金耀武,年歲頗大之後,對於這些口腹之欲就沒了太強的想法,一方麵是消化係統不給力,即使是攝入了過多的高蛋白食物,腸胃反而會因此受損,另一方麵就是愛惜民力。

    作為和黃崗村一衣帶水的村落公社,金耀武對於黃崗村窘迫的物資條件那是再清楚,整個公社村落幾百戶人家,大部分能夠做到有衣可穿,有食可吃的家庭不過數掌之數。

    可能在餐桌上毫不起眼的一碗鯉魚焙麵對於絕大多數家庭而言,都是逢年過節也不見得能夠嚐嚐個中滋味的奢侈品。

    金耀武作為金水灣的書記,雖說隻是年輕時跟著學堂的私塾老師念了幾年書,文化程度僅限於識文斷字,但是對於剛入學堂時,私塾師傅教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可以說得上是畢生難忘。

    所以這餐飯在幾人一眾的要求下,倒是沒有像最開始設想的那樣大肆鋪張,而是簡易的燉了個南瓜粥,再配上一些窩窩頭,地瓜幹之類的,看起來食材簡陋,但在這深秋季節裏,吃到肚裏卻是暖洋洋的一呼熱流。

    尤其是吳老郎中邊喝著南瓜粥,邊笑嘻嘻的說道:“可甭瞧不上這五穀雜糧,南瓜粥,地瓜幹,這可是清理腸胃,通氣養顏,常吃的話能夠有效改善便秘等腸胃問題,隻不過莊家漢子由於幹體力活,肚子裏麵沒有油水,長時間吃這種五穀雜糧,鐵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對於吳老郎中的話,眾人則是一片唏噓不已,其實單憑南瓜粥有甜味這一點,放在農村就已經是不可多得的寶貝東西了。

    絕大多數人別說喝上一碗熱乎的南瓜粥了,即使是吃上直喇嗓子的棒子麵,也是難能可貴了。

    要知道棒子麵,可沒有字麵意義上那麽棒,所謂的棒子麵其實就是玉米棒子上的殘渣碎屑,經過初步的加工之後得出來的一些淺加工糧食。

    10斤棒子麵裏麵有5斤都是玉米芯上的碎屑,這玩意兒吃到肚子裏麵甭說是提供什麽營養了,喝多了之後跟觀音土一樣屙不出來。

    李登雲就清楚記得,前世的時候自家有個長輩,由於年輕時經常吃生產隊裏分配下來的棒子麵和地瓜幹,生活逐漸富裕之後說什麽也不願意長玉米和紅薯。

    憶苦思甜這件事情,絕大多數人都是聞之落淚,吃苦本身就是一種罪惡,隻不過被人為美化成了一種高尚的品德,在有足夠選擇的空間餘地下,誰願意吃苦受累呢?

    歌頌苦難跟歌頌吃苦,本身就是一種有悖於公序良俗的歪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