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慎刑司潮濕陰冷,當我們再看到刺客時,他已經滿身傷痕,血跡累累,似乎隻剩下了一口氣。

“怎麽樣,可有招供?”夫差對著司中掌事詢道。

“這……人嘴硬的緊。”隻見掌事也頗為頭疼的搖了搖頭,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

“姑蘇台上的工匠可查了,可有他的同黨?”夫差聽了慎刑司掌事所言,又看了看這刺客這副模樣,冷聲又對寺人渠問道。

“回大王,剛剛姑蘇台的宮人來報,這批工匠都是最近才招募的,所以魚龍混雜了些,仔細盤問倒是沒有可疑之人。”寺人渠恭敬道。

“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將這批工匠全部換了,以後姑蘇台上的人全部要仔細盤查,若是再發生這種事,你也不用在本王麵前辦差了!”夫差又對寺人渠冷然道。

“是。”寺人渠一副惶恐的模樣。

“至於這人,既然不開口,就讓他永遠來不了口吧!”夫差又看了這刺客一眼,顯然沒了耐性。

“大王!”就在這時,姬夫人突然開了口。

“嗯?”夫差一臉疑慮的望向姬夫人。

“這刺客背後定是有人指使,大王去了姑蘇台一事隻有宮中人所知,這刺客怎麽恰好就尋了時機刺殺大王,定是宮中有人勾結外人。”姬夫人娓娓道來,一臉沉重之色。

“大王可以暫時留著這刺客一條命,對外隻用宣稱他有鬆口跡象,那些背後指使的人知道了肯定急於滅口,大王隻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定然能捉住那躲在暗處的人。”姬夫人這一番話,倒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隻見夫差聽了姬夫人的話,皺了皺眉,點頭道:“那便姑且饒他一命,你們說,這背後指使的人究竟是誰?誰又是他宮中的內應?”

“這……”姬夫人搖了搖頭,“沒有證據,並不能妄自揣測。”

“這背後指使的人,刺殺大王,不是朝中逆反之人,便是敵國之人,左右不過如此。”一直沉默的王後此刻倒是開了口道。

“嗯。”夫差很是認可的點了點頭。

“這朝中的人,誰位高權重想要謀逆,這敵國,又究竟是哪一國?”姬夫人緩緩出聲。

“若說位高權重想要謀逆,這朝中似乎也隻有一人能夠有此魄力……”姬夫人又接著說道,似乎意所有指。

她這話顯然將矛頭對向了伍子胥。

這朝中位高權重可以威脅王權的人便也隻有伍子胥了,且羲禾夫人被禁足之事也有可能刺激了他,他隻要動了謀反心思,除去夫差,也不是沒有可能。

“夠了!”隻是不料夫差聽了姬夫人這話,情緒顯然有些不對,怒斥道:“這等無稽之言,莫要再提!”

姬夫人顯然對夫差的話嚇唬道,趕緊住了嘴,沒敢再說下去,安安靜靜的待在了一邊。

若不是伍子胥,那便是敵國之人,殺了一國之君,倒也是亂了吳國,隻是不知究竟是哪一國在背後指使,我思緒百轉千回,會是越國麽?隻是刺殺吳王,範蠡又為何要替他擋劍?

或許,也不是越國,那又會是哪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