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要求女子要謙恭,世家大族中的大家閨秀更是從小被教導要莊重,大度寬容。為的就是要她們嫁給夫家後,主持好中饋,孝順公婆,得到丈夫的敬重,母親君氏可以完全不去在意白姨娘的。

    然而青瑾更清楚明白的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再說能有哪個女子不懷春?再嚴苛的規矩也阻擋不了女子想要和需要被人寵愛的心。

    曾經的她不也是想要得到龍寒遠全部的寵愛,王妃不也是因為龍寒遠對她的特殊,才對她出手,千方百計的刁難她,挑撥王府後院的小妾們跟她爭鬥,可見任何一個女人都是不能容忍她的丈夫除了她心中有別人的,更別提哪一個女人會心甘情願的願意自己的丈夫對自己隻是敬而沒有愛?

    想到這些,青瑾微微的歎一口氣,她自己都不能做到不在意的事,何況君氏,這樣想來,母親君氏對白姨娘的厭惡和不滿也就是必然的了。

    而白姨娘,估計也是在早年那件事情:就算父親這一房沒有嫡子,庶子也不可能繼承爵位後,清楚的明白了她自己的位置,所以才這樣步步不留餘地的和母親爭奪父親的寵愛,除了看清楚事實外,其實更多的應該是因為不甘,不甘她生下的兒子永遠沒有繼承爵位的權利。

    白姨娘的兒子沒有繼承爵位的權利,又是個庶子,那麽白姨娘的下半輩子就沒有依靠,籠絡住父親的心是她下半輩子唯一的依靠,白姨娘是看明白了這些,才這樣無所顧忌的和母親虛虛為難的吧。

    好了,說到這兒還是轉會正題吧!

    如今姑媽家的表姐妹不去,就隻有顧青瑾和白姨娘的女兒顧青霞一同去,青瑾本來也不喜歡和一群人一起去,如此正好,心裏想著如果顧青霞突然有個什麽事也不能去那就最好了,她一個人可以旁騖則殆去般若寺散散心。

    也不知道是青瑾的祈禱起了作用,還是別的什麽,在定好的日子要出發的前一天下午,白姨娘突然身澧突然開始不舒服,本來要去的顧青霞隻好留在白姨娘的身邊的侍疾。

    於是第二天,在貼身大丫鬟鴛鴦,兩個小丫鬟還有若幹婆子和小廝的陪伴下,顧青瑾坐著安吉侯府的馬車前往皇郊的般若寺祈福。

    般若寺是座年代久遠的寺廟,傳說般若寺的第一任主持曾對大景的開國皇帝有過救命之恩,般若寺更是在大景開國時被封為“護國般若寺”,般若寺的主持也被封為“國師”,後來皇位更替,般若寺主持的國師稱號卻被代代坐上皇位的皇帝默許了下去,好在般若寺的主持幾代下來都是佛法高深的大能,對名利看的很淡,對皇室的益虛頗多。

    青瑾沒記錯的話,現在般若寺這一代的主持應該是空無大師,提起這位空無大師,青瑾雖然前世關心的事情的不多,但是這位空無大師卻絕對知道的,原因這位空無大師比般若寺前幾代的主持,在佛法上不但要高深上幾分,而且傳說這位空無大師精通卦衍,卦數之準,史無前例,現在的皇帝對這位空無大師也是推崇至極。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位空無大師有一得意弟子,法號叫做水鏡塵,聽說這個水鏡塵少年天才,對佛理的理解更是天賦異稟,淡然通透,一身的氣質聖潔如天人,是幾百年難得一見的修佛天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