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另外幾名女子也紛紛捧著牛角去挨個找到衛信等人。

    既然如此,林方政也不好再推卻,民風民俗還是要尊重的,不然就太不給麵子了。

    “三大角就算了,今天就先喝這一角,不然等下醉醺醺耽誤工作。”

    女人看向一個中年男人,估計是村支書。後者點了點頭:“好,我們就聽林縣長的,剩下的下次補上。”

    “沒問題!”林方政爽快的接過牛角,往裏一瞧,幸好牛角內空不深,倒出來應該也就小半碗的樣子。就是不知道度數如何,不過這種迎客酒,估計也就是那種度數淺的水酒,意思一下的樣子。

    林方政沒有再猶豫,仰脖一飲而盡。

    “好!林縣長海量!”袁平文讚歎道。

    其他人也跟著一飲而盡,頓時周圍掌聲雷動。

    “好了,幹正事吧。”林方政微笑著把牛角放到女人捧著的紅盤子裏,“謝謝。”

    女人則報以嫣然一笑,不得不說,少數民族盛裝服飾,看上去非常端莊得體。襯托著女人的姣好麵容和精致淡妝,有一種別樣的美。或許,這就是文人筆下的“邊城佳人”吧。

    袁平文做了個請的手勢:“來,林縣長,各位領導,請隨我來。”

    其實,除了喝著攔門酒外,還有一係列風俗。不過現在都不常弄了,主要是太麻煩。現在的商業化成型的瑤寨,一般是些許迎客儀式,讓每個人都淺嚐一下。然後就是參觀遊覽瑤寨特色建築,緊接著來一場民俗表演,說是民俗,實際大部分少數民族估摸著大差不不差,無非就是“上刀山鑽火海”“鋼槍刺喉”之類的,就是博一新奇。稍稍有文化底蘊加持的,就演一些大型情景劇,複刻書中畫麵,讓遊客看的更高興。

    表演結束後,差不多就到了午飯時間,這個時候再備上一頓長桌宴,也都說是正宗士菜。吃過飯後,便是徒步到乘車點之類的,這一條路就是精心設計過的購物街,各種民俗產品、銀飾首飾之類琳琅滿目,也都說是純手工打造,但隻要用手機一搜,可能發貨地會在義烏……

    林方政為什麽會知道以上這些,他又沒去過瑤寨。那當然是網絡資料和朋友聊天得知,而且以上這些旅遊路徑,那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是非常成熟的商業運作套路了。

    眾人在袁平文、霍鈞等人的陪同簇擁下開始參觀整個瑤寨。

    眾人沿著青石板路緩慢行進,一路上各類瑤族特色民居,小孩用好奇的目光看過來,老人們則是麵帶微笑,向眾人點頭示意。民風到不算壞。

    袁平文一邊介紹:“林縣長,我們這個瑤寨村有上幹年曆史了,一直以來都與漢族商貿往來,所以兩個民族之間關係很融洽。瑤寨村是一個中等村,全村人口600來人。不過目前在村裏的大概是400人左右。”

    .\/65475154\/110518460.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