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肖一寧默默點了點頭,“雖然心有不甘,也隻能接受吧。”

    林方政拍了拍他的肩膀:“咱兩兄弟年齡相仿,那些教育人的大道理我也不跟你講。算是分享一個感悟吧,在中國官場,成敗從來不在於一時一刻的得失,更像是一場長達十幾年的長跑。我們的製度決定了,一個幹部的成長從來不像西方國家一樣可以一步登天。官階漫漫,有一個始終貫穿的考量,那就是時間。要做到縣處級領導,至少要三十歲以上,廳局級至少要四十歲以上,省部級至少都五十歲左右了,而副國級以上,則基本上都五十五歲以上了。這些都還算順利,上升得比較快的。說明什麽,很多事情確實是急不來,需要時間去沉澱。就我個人來說,不到28歲的年紀,就走到了副處級,已經是十分罕見了的,這還是在兩次破格提拔加持下才取得的成績。試想如果沒有這兩次破格,按照年限一步不差,我現在最多也就是正科罷了。”

    林方政抽掉最後一口煙,將煙頭熄滅,歎道:“但我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時常有一種惶恐的感覺。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隻有在筆直大道上才是最安全的。但人生又哪來那麽多的筆直大道呢,急彎陡坡才是常態。而一旦遇上急彎,再以高速飛馳過去,勢必轉不了彎,結果必然是車毀人亡。所以我現在最想的就是慢下來,用時間再好好沉澱一下,至少可以用心感受一下路旁的風景嘛,一味的趕路,那也是很無趣的。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肖一寧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倒也不是對這件事耿耿於懷,隻是還是有些擔心,自己能不能配合好新主任的工作,他是不是會沿襲你的風格,經開區還能一如之前嗎?”

    林方政暗暗搖了搖頭,他心裏是持悲觀態度的。就之前與丁誠義的談話來看,他是不認同經開區原來發展風格的,而且要為經開區派一名穩重老將。這擺明了經開區未來的辦事風格要為之一變,之前的大膽闖試模式要變為謹慎小心模式。這樣的轉變,從林方政內心來說,是非常反對的。一個改革前沿的經開區,沒有了敢闖敢幹的精神,那就少了“開發”的精髓要義。又談何跨越式、引領式發展呢?

    不過這也是心裏想想罷了,嘴上他還是沒有說出來,這個時候不該給同誌們傳達負能量。自己還是嶽山的幹部,更不該對縣委的決策部署發表意見相左的言論。

    林方政道:“不必擔心,重要的不是沿襲我的風格,而是繼續深化改革,推動發展。這一點我對你有信心,你之前能配合好我的工作,將來也就能配合好新主任的工作。反正說到底,無論什麽發展路徑和風格,都要注重團結。如果班子都不團結了,那什麽事業都會成為空談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