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中人,都是人精。

    自己的話點到為止,對方已然是心領神會。

    “哦,這件事我知道。”程力軍假裝已然知曉,畢竟副職對自己隱瞞重要消息,是一件很沒麵子的事情。

    “這樣吧,林主任。你剛剛的提議我個人覺得還不錯,具有一定創新性。但這麽大的人員安排,我一個人也不能直接定下來,你們來個函,我們黨組會討論一下,看看班子其他人的意見。”

    對於這番強行找補的緩和之詞,林方政心中暗笑,一個局長確定的事情,黨組會就是一個流程罷了。

    不過還是給了他一個台階下,林方政麵帶欣喜:“程局長說的有道理,確實要集體討論一下才行。那我這兩天就給你們去函,順便提出一個初步方案,請你們幫忙斧正。”

    程力軍不再多言,道別一聲就上車離去。

    林方政上車,回管委會的路上,看了看時間,然後給寧海濤打了個電話。

    “剛剛的政府常務會,已經審議通過了發展規劃,你向章書記請示一下,建議等下十一點召開黨工委會議,傳達一下會議精神。”

    剛回到辦公室,寧海濤走了過來:“林主任,章書記不在辦公室,給他打了電話,他說正在縣J委,黨工委會議推到下午再開。”

    “嗯。”林方政輕輕嗯了一聲,沒有多說什麽。

    有一說一,章海林這個人執行力還是有的。隻是有這樣的執行力,為什麽園區還會衰敗成這樣,讓人不解。

    答案隻有一個,他的能力無法匹配市場化高度發達的經濟工作。

    體製內有一些怪現象,就是幹部個人能力與崗位存在嚴重不匹配。比方說,組Z部出身的章海林,如果放到綜合部門去當一把手,肯定是能勝任的。即便是隨便放到某個鄉鎮去任一把手,也能幹得有聲有色,當然,鄉鎮肯定是不會去的。

    這是因為,綜合類部門的一把手隻需要抓總,其他專業性工作有副職撐著,不需要太專業化的能力。再加上這些部門絕大多數工作都是貫徹執行上級部署,工作就有了遵循和抓手,隻要按著部署去落實,就不至於出現偏差。最後的成績即使不出彩,也不會太難看。

    但工業園區完全不一樣,這裏的工作並沒有什麽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決策部署,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把手除了統籌之外,還需要發揮出極高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把成績做得好看,而且這些成績都是要用實打實的數據說話。

    這就需要一把手擁有較強的專業素養和經濟工作經驗,否則就會找不準方向和發力點,最終就變成無頭蒼蠅到處亂撞。沒有了戰略方向,時間一長,幹部隊伍在這養尊處優的環境下,就會變得懶惰懈怠。疊加幹部隊伍近親繁殖嚴重、能力素質堪憂,久而久之,即便是幹部管理工作出身的章海林,也無力回天。

    當然,這裏麵也不能排除他本人在工作上消極不作為的因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