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方政不知道他要表達什麽,不敢貿然接這句話,隻是目不轉睛看著他。

    “不過後來到了縣委組Z部,受到了組織上的器重培養,三年時間就幹到了正科級組長,然後就下放一個大鎮黨委書記。那時我才29歲啊,可以說這是我人生中關鍵的一步,你應該知道,在基層,很多人一輩子都上不了正科這一個台階,更別說擔任鄉鎮一把手了。”

    聽到這,林方政漸漸預感到了王定平跟自己談話的主題,肯定跟自己的職務調整有關了,可是自己才上任副科一年半,按製度至少要兩年才能提正科,不可能連續破格一次吧?

    再說了,自己一個在黨委班子排名靠後的副鄉長,要提正科,鄉長的位置肯定難度很大,就本鄉前麵還有專職副書記、人D主席、組、宣委員等著呢,提書記就更別想了,還得加上鄉長一競爭者,難不成去某個縣直小單位任一把手?

    不應該啊,那些位置要麽是被貶、養老,要麽是有背景的子弟鍍金上級別的,自己一個靠實幹苦幹的幹部,是不會有那種機會的。

    不過,心裏又搖了搖頭,王定平來了後,在幹部選拔任用上,哪件事又是屈從於慣例的呢?

    遠的不說,就說賓良駿和鄧士誠,賓良駿從一個副鄉長位置上直接跨鄉鎮提拔為黨委書記,令人咋舌,為此常委會上爆發了激烈爭吵。

    鄧士誠直接從團縣委副書記提拔為黨委書記,雖然是在王定平收攏人心、大權獨攬之後,再加上縣長歐陽庭力挺,阻力減輕不少,但還是遭受到了不少非議,要知道現在**統出來的幹部,一般都是降級使用的。

    可見,王定平在組織人事上,從來不喜歡循例守舊,隻要符合規定,就大膽啟用。

    王定平當然不知道林方政心中的雜亂想法,繼續說道:“在組Z部工作的幾年,我是感觸至深的。我是在幹部組,直接負責全縣縣管幹部的提拔、考核、培養、管理以及監督,所以對於幹部成長我是有切身體會的。”

    “那真是一步快、步步快,一步慢,步步慢。很多幹部年輕時提拔得很快,現在基本上都走上處級甚至更高領導崗位。有些幹部年輕人在各個崗位上兜兜轉轉,上正科都40多歲了,這輩子耽誤得差不多了。”

    “所以我當時就想,這組織啊,一定要非常重視年輕幹部的培養,隻有把真正優秀年輕人發掘出來,才能為國家留下更多年輕有活力、事業有進取、幹事有魄力的幹部。”

    “王書記您真好,能有您這樣的領導,真是我們年輕幹部八輩子修來的福氣!”林方政適時接了一句話,這也是他發自內心肺腑的感慨。

    “我跟你講這麽多,不是來聽你拍馬屁的。”王定平突然正了正神色,“我這個人跟自己人不兜圈子,我想給你壓壓擔子,你敢不敢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