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好好經營,別說你們秦中沒聽過,恐怕定庭市很多人都不知道。”

    “真可惜。”

    “咱也管不了那麽多,嶽山這座寶庫,我要能把後山旅遊項目做起來,至少也算為這四絕流傳盡一份力吧。”

    聊到這,老板端著滿滿一盆荷花鯉魚上桌。

    孫勤勤趕緊夾一條嚐了一口,立下讚不絕口:“爽滑入化,真鮮。”

    老板得意洋洋:“那當然,這魚剛剛撈上來的,我們店水準也是嶽山數一數二的。”

    “為什麽今天除了我們沒有其他客人?”林方政問。

    今天雖然是工作日,沒有周末火爆,但也不至於如此冷清。

    被問到這個,老板神色有些黯然:“還不是禁捕退捕鬧的,一紙政策下來,嶽水以後再也不能隨意捕撈了。”

    這個政策林方政知道,秦南省剛剛頒布了十年禁捕的規矩。也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如果再放任捕撈下去,那以後江河裏魚量和魚類都會大大減少,時間一久,會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

    “他們沒有補償嗎?你們可以采用養殖的方式繼續開啊。”孫勤勤問。

    “補償倒是有,不過也開不了了,這個店也得拆,說是侵蝕河岸,要拆了建景觀帶。我祖輩三代在這這以做魚為生,這房子光加固翻建就搞了三次,要是拆了,我也不開了,改行算了。”

    “你們慢吃,魚涼了就不好吃了。”老板轉身離去。

    林、孫都沉默了。

    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必須不停地改革,否則就會僵化困死。可每一場改革都是一場利益的重新分配,有的會伴隨激烈的鬥爭,有的則是無聲的沉默。

    我們不能隻看到成功的誘惑有多美好,也要看到被犧牲人群的沉默,照顧好他們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才是改革行穩致遠、多方共贏的製勝之道。

    “以後環保隻會抓得越來越嚴,你的旅遊開發項目要注意了。”孫勤勤說的話與林方政想到一塊去了。

    “嗯,不能隻注重眼前的利益,必須以綠色、人文、可循環的旅遊為主,那些良莠不齊的帶有汙染項目要嚴格把關。野湖是嶽水上遊,如果造成汙染,整改關閉是小事,禍害子孫是大事。”

    二人吃完飯,正準備離去。

    走到門口,孫勤勤忽然叫住林方政,然後跑回店裏找到老板。

    然後走出來說:“我請老板幫我們拍第一張合照,畢竟這地方可能要成為曆史了,咱們來一張有意義的照片。”

    林方政沒想到她會來這麽一出,這是兩人確立關係後,第一張情侶照。

    兩人站在“嶽水邊魚館”招牌下,老板拿著孫勤勤的手機正準備按下拍照鍵,她突然叫停。

    然後板著臉對林方政說:“怎麽?咱們中間有地雷啊,你站那麽遠。”

    林方政低頭一看,頓時摸不著頭腦,這一拳寬的距離,算遠嗎?

    不待說什麽,孫勤勤一把挽著他的手跟自己緊貼在一起,可愛的比了個剪刀手,林方政則是一臉笑容,雙手扣在身前。

    “哢擦!”這一對青年男女在這眾多壯闊改革縮影的小小飯店前,完成了第一張合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