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

    黑黢黢的環境是最好的掩護。

    從樹林的北麵出去溜了一圈,曹衛國再次拎著兩個大麻袋回到鴿子市。

    還沒等他第二次開賣,就遇到一個“老熟人”。

    身穿馬褂的老人走過來,驚喜的瞪大眼睛。

    “小夥子真的是你!”

    曹衛國笑著說:“好久不見,大爺來點兒豬肉嗎?”

    雖然這是一個大客戶,但曹衛國也沒放在心上。

    因為他的東西不缺買家!

    馬褂老人眼睛發亮的盯著麻袋:“都是豬肉嗎?多少斤?”

    曹衛國道:“一百斤,一塊三一斤。”

    馬褂老人豪橫道:“我全要了。”

    有錢送上門,曹衛國自然不會拒絕。

    壯漢拿出手電檢查了豬肉,馬褂老人痛快的掏錢結賬。

    看來有錢人什麽時候都有。

    馬褂老人就是個不差錢的主兒。

    馬褂老人: “小夥子,可是有陣子沒了。”

    曹衛國:“哎,東西越來越不好收。”

    馬褂老人道:“小夥兒,你還有沒有其他東西。”

    曹衛國道:“還剩下一百斤白麵,五毛一斤。”

    市麵上憑票購買,白麵一毛八一斤。

    曹衛國要價雖高,但物以稀為貴!

    別以為白麵是糧食就不稀罕!

    白麵這種細糧在某種程度上比豬肉更緊缺。

    馬褂老人毫不猶豫道:“我全要了!”

    曹衛國惜字如金道:“等我!”

    說完,曹衛國轉身離開,幾步就消失在黑暗中。

    五六分鍾後,曹衛國一手拎著一袋白麵回來。

    “看看吧!”

    壯漢拿著手電又看又摸又聞。

    那認真仔細的態度讓曹衛國生出一種特殊的感覺。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在交易某種危險物品。

    壯漢轉頭看向馬褂老人:“二伯,沒問題。”

    馬褂老人數出一疊大團結交給曹衛國。

    “小夥子你真有本事啊,咱們能不能長期交易。“

    曹衛國搖頭:“不能。”

    長期交易風險太大,而且收入不成正比。

    他的東西在鴿子市不愁賣,不需要培養爭奪大客戶。

    馬褂老人可惜道:“哎,你這小夥子太謹慎了。”

    曹衛國道:“我還有一百斤豬下水,五毛一斤,您要嗎?”

    馬褂老人:“要!”

    曹衛國轉身去取貨,馬褂老人對壯漢說:“一會兒讓老六過來搬東西。”

    十幾分鍾後,曹衛國拎著豬下水回來。

    豬下水,也叫豬下貨、豬雜、豬雜碎,一般指豬內髒,或部分其他器官。

    雖然不如豬肉,但也是難得的好東西。

    完成交易後,曹衛國說了一句告辭便轉身離去。

    馬褂老人道:“這夥兒人不簡單啊。”

    曹衛國兩次離開取貨,量還這麽大。

    非常自然的營造出一種“團夥”行動的陣仗。

    最重要的是:按照正常的人的思維,這麽大的生意,不是一個人能幹的。

    出了鴿子市,曹衛國步行前往停車的地方。

    因為遇到了大客戶,這節省了他不少時間。

    這一次收入400塊,支出500塊。

    不過這500塊花的絕對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