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勝利李象也很快奏報上去,整個朝廷也是非常的滿意。

    阿拉伯人之前也出現在長安城,根據他們的訴說,貌似他們的國土也非常的大,大唐這些年不知道征服了多少的國家,所以對這些小國家也沒有多大的興趣了,即便是戰勝了的話,大家也就當個樂嗬一聽,並不會有太大的感想。

    可是這個阿拉伯帝國就不一樣了,不管是來往的商人還是李象的可以輸出,大家都知道阿拉伯帝國的麵積非常廣大,甚至已經比大唐的疆域都要大了,所以對於戰勝這樣的一個國家,長安城的老百姓還是非常高興的。

    朝廷上也是大肆誇獎了西征軍隊,尤其是高昌的這支軍隊,朝廷已經決定了,要對這支軍隊進行嘉獎,並且允許高昌的老百姓進入長安城的內地生活。

    這可以說是給了高昌老百姓無上的榮光,以前的時候害怕他們滲透進來,所以對於邊界的這些藩屬國都是嚴格控製的,除了和大唐有婚姻往來之外,其他國家的老百姓都不允許進入內地,現在因為高昌獲得了這個勝利,算是給他們開了一個先例。

    在這件事情上,李世民也是和李象交換了意見的,如果要是一直嚴格控製邊疆區的這些各國人民,那麽我們就永遠沒有辦法和他們進行融合,到時候各種叛亂還是會有。

    現在大唐國力強盛自然是不擔心,這個但如果要是時間長了呢,大唐總有衰弱的那一天,那麽這些人就該想辦法造反了。

    可如果要是雙方的老百姓互相通婚,那個時候就能夠融合成一個民族,經過幾十年之後,這些人也就沒有造反的想法了,反而會從心底裏認同自己是一個唐人。

    李世民開始的時候是十分拒絕的,他認為這樣可能會導致大唐的血脈不純,但是李象也舉例了,咱們老李家的血脈到底是怎麽回事兒?恐怕隻有咱們自己知道,這血脈當中還有鮮卑人的血脈。

    可咱們現在不一樣當著大唐王朝的皇帝嗎?隻要是勁往一處使,其實不用把某個民族排除在外,大唐具有包容天下的心胸,這才能夠繼續發展下去,但是核心位置還必須得相信我們自己人才行,不能夠太過於相信這些外族,至少得經過幾代人才可以。

    對於李象的這個說法,李世民最終也是被說服了,這才有了允許高昌人進入內地生活的調理,當然如果要是你願意娶一個高昌人為妻的話,朝廷也是會給補助的,這也就加速了兩族之間的融合。

    除此之外,朝廷還將調動兩萬名火槍兵前往西域,這也是剛剛訓練完畢的,把他們留在長安城,沒有什麽用處,還不如把他們全部調往西域。

    高昌的軍隊都去西邊打仗了,那麽整個西域也必須得有鎮得住場子的才行,所以李世民才把這剛剛訓練出來的兩萬名火槍兵給派過去,同時過去的還有六千名騎兵。

    有了這兩萬六千人之後,程處默的手裏也就不那麽捉襟見肘,了,程處默現在坐鎮高昌,雖然在高昌再次征召了兩萬多人,但是這些人都沒經過訓練,還是咱們自己的人用著放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