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王李恪的眼神裏,那也是有無盡的心酸,隻不過誰讓這個時代出了個更強的太孫呢,要不然的話,他也是有能力一爭天下的。

    長安城的方向……

    蜀王看著遠處的天空,那裏就應該是長安城的方向本身,自己也能夠在長安城一爭高低,可是因為李象的橫空出世,這讓皇位之爭變得淡而無味。

    其實最失落的應該是魏王李泰畢竟那個家夥出身高貴,而且距離太子的位置隻有一步之遙,想起那個更加悲慘的皇子,蜀王李恪的心裏也稍微好受了一點兒。

    當然此刻李象沒工夫管這些叔叔們心裏想的是什麽,他不想和任何人爭奪,但如果要是因為你的出現影響了大唐的穩定,影響了整個漢民族的發展,那麽李象就會毫不猶豫的出手。

    就拿現有的情況來說,如果要是你們的出現不會引起大唐政局的動蕩,那麽李象還是會和以前一樣,繼續和你們保持和睦相處的狀態,老子在外麵開疆辟土,你們可以繼續在大唐享受生活。

    但是隨著李象得罪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也必須得想辦法自救才行,他們已經是做過了無數次的推演,一旦要是李象上台的話,又或者是隨著李象的實力越來越強悍,那麽這些敵人都不會有好結果。

    所以他們必須得阻止李象上台,當看到這條無法執行之後,他們就開始拉攏其他的皇子,希望能夠給大唐製造混亂,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夠渾水摸魚,但很可惜的是李世民也是個能人。

    當發現這些人的糊塗打算之後,李世民隻能是斷了他們的想法,而且是從根本上斷了他們的想法,那就是命令各路王子全部都到封地去,任何人都不能夠留在長安,除了一些未成年的和太子之外,所有的皇子都離開長安。

    當李世民的這項決定宣布之後,那些想要渾水摸魚的人就傻眼了,從未見過李世民會對李象如此回護,要知道祖孫兩個之前的時候,可是鬥得你死我活。

    現在這又是一個什麽情況呢?

    其實對於這件事情,李象反而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李世民之所以這麽做,那是因為他無比的愛著大唐王朝,這裏有他的心酸苦和累,如果要是別人想要讓大唐進入混亂的話,那麽第1個不答應的就是李世民。

    在李世民的眼中,權力固然是重要的,即便是自己的親孫子,那也必須得按部就班的接班,如果要是中間做出了一些武力的事情,李世民也不介意給李象找點麻煩。

    但這都是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都可以好好的進行調解,並且不會給大唐帶來巨大的麻煩。

    可如果要是有人利用皇子之爭已達到他的個人目的,順帶著把整個大唐給搞亂,那麽李世民就不得不出手了。

    現在這些人還想掀起腥風血雨,但很可惜的是李世民把他們的木樁子給抽了,不管你們在上麵如何的作妖,大唐皇子都不在長安城了,包括他們的成年皇孫在內,現在都已經到全國各地去了,你們還有那個能耐興風作浪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