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即將到來的三國會晤,長安城當中也有些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現在都已經是這個局勢了,我們應該馬不停蹄的殺過去才對,隻有掌握在自己手裏的土地,那才是最安全的土地。

    針對於朝廷內部的一係列說法,李世民並沒有采納,雖然李世民經常給李象找麻煩,但也是心裏的一絲不滿意而已,如果要在這種大事上給李象找麻煩,那李世民就太沒有格局了。

    李世民很清楚李象為什麽沒有派兵打過去?畢竟在以前的奏折上,李象已經說過好幾次要打過去了,現在忽然出來一個三國會晤,那肯定就是前線有變化了。

    在曆史上,李世民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自然能夠明白李象是什麽意思,肯定是現在的時機不合適,打過去固然非常的容易,但打過去之後該怎麽辦呢?高句麗和另外兩國的難民應該怎麽辦呢?難道都讓大唐的百姓養著嗎?這很明顯是不合時宜的。

    更何況全部占領了之後,那裏可就是大唐的土地了,咱們要是再對那些老百姓揮起屠刀,以後的史書上就不好說了,現如今我們隻是你們的宗主國,兩國貴族還擁有很大的權力,欺負老百姓的事情當然是交給兩國貴族。

    所以不管朝廷內部的呼聲多麽的響,李世民統一把這些奏折都給留住了,並沒有要批複的意思,一些官員看到李世民不想在這個事情上多說,喊兩嗓子也就退下了,誰也不願意和皇上對著幹。

    五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三國交界的地方會談的地點也已經是建好了,另外兩國的國王來的也非常的快,李象也沒有讓他們多等這個時候已經不需要用刺刀來顯示自己的架子了,北方十數萬軍隊還不能夠顯示嗎?

    在這五天的時間裏,兩國的軍隊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大唐軍隊動不動就來一場演習,而且還把他們兩國當成了假想敵,邊境地區也是狼煙四起,很多人都以為大唐軍隊要殺過來了,但誰知道他們隻是在邊境地區轉了一圈,可就算是這樣兩國國內被嚇尿了的人可不在少數。

    包括兩國的高層在內,很多人都準備把自己的一個兒子給送出去了,畢竟高句麗王國的情況他們也是看在眼裏的,一旦大唐軍隊殺過來的話,所有的人可都是奴隸了,在他們的印象當中,奴隸是沒有資格傳宗接代的,所以趁著大唐軍隊沒有殺過來,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送到海外去,也算是給家裏留下點香火。

    幸虧他們還沒有這麽做,如果要是真的把人給送回去的話,按照現在海上航行的危險性,沒準就直接送到魚肚子裏去了,現在李象來到了談判地點,也就代表著大唐帝國沒有真的想要進行戰爭,如果要想進行戰爭的話,隨便派個小官來就行了,何必讓太孫殿下親自出馬呢?

    “見過太孫殿下。”

    兩國國王見到李象的時候,按照禮節雖然不需要下跪,但兩人也必須得彎腰鞠躬才行,這就是藩屬國對待宗主國的待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