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使臣請起,既然已經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我們依然還是一家人,現在請你們二人聽令,馬上寫一封信,讓你們所在軍隊的將軍過來,本王要分配戰鬥任務,你們也要執行我大唐藩屬國的義務。”

    聽完了李象的話之後,兩人也是跪下磕頭,他們也知道這一次是不可能離開了,李象並沒有讓他們離開的意思,你們兩個既然敢進入大唐的軍營,那就應該做好了這個準備才行。

    兩人來之前的時候,曾經有手下說過,萬一要是李象把他們給扣住了的話,那麽軍隊該何去何從呢?所以不希望兩人進入大唐軍隊,但兩人還是覺得不太可能,所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李象怎麽可能會對他們動手呢?大唐那可是天朝,那可是最講規矩的天朝。

    可沒想到他們就在這個方麵翻車了,李象並沒有那麽講規矩,而是上來給你們講了講他的規矩,作為大唐的藩屬國,並不僅僅是簽署一份協議而已,在戰爭時期你們要隨同大唐軍隊作戰,現在是你們自己把軍隊拉過來的,所以李象把他們當炮灰那也是正常的事。

    “高大人為什麽要拉住我?即便我們兩人死在這裏,也不能夠讓我國軍隊成為李象的炮灰。”

    在另外一個帳篷裏,兩位大人已經寫完了信,此刻李坦的心裏有些不舒服。

    “我知道李大人有為國捐軀的想法,我也不是那怕死的人,但是李大人想過沒有,我們兩人如果要是死在這裏,對整個國家有什麽好處嗎?大唐軍隊的戰鬥力你不是不知道,一旦要是給了他借口的話,他很有可能會從北往南,一馬平川的殺過去,我們兩個國家瞬間就會陷入戰火當中,隻有區區幾萬士兵能是大唐的對手嗎?”

    高大人的話字字誅心,作為一個小國,不管他們如何算計,隻能是在大國的夾縫當中求生存,或許以後連夾縫當中也不可能了,大唐軍隊已然是到了他們的北麵,等到高句麗被滅國之後,他們就得數著日子過日子了。

    “可現在這算怎麽回事兒,他已經是下達命令了,讓貴國兩國的六萬名士兵作為第一批攻城的軍隊,如果要是這麽打的話,我們這六萬士兵還能活下來多少?”

    李大人非常痛心的說道,這兩個國家國小民弱,人口也不是很多,這六萬名士兵已經占到一個很大的比例了,如果這六萬多人都死在戰場上,李象隻需要派遣兩三萬的軍隊,就能夠把這兩國捏在手裏了。

    “當殿下說出藩屬國的義務的時候,你我二人已然是輸了,當時如果我們反抗,那麽兩國之間的協議作廢,我們避免不了滅亡,現在這六萬人或許是滅亡了,但至少我們的國家能夠存下來,接下來就看那位殿下是怎麽想的,以後我們肯定是沒有自由的,但如果能夠保留這條命也是好的。”

    高大人看得非常清楚,李象用的是一個陽某,不管你如何回答,都必須得有一定的損失才行,隻不過是損失大小的分別,現在用著六萬人的命來換取兩國的延續,算起來還是非常劃算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