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象在大長江以北做的事情,很快就隨著這些奴隸的回國,讓大半個國家的人都知道了,唐太宗自己聽的也是熱血沸騰的,如果要是有可能的話,他真的想要親臨前線,但是想想當初自己做的那些事兒,李世民當真是沒有臉過去分孫子的功勞。

    半島上還有另外兩個國家新羅和百濟,他們都同時接到了兩封國書。

    一封是高句麗求援的國書,信裏可以說情真意切,希望這兩國能夠派出軍隊一起去防守大同江防線。

    他們詳細闡述了李象在大同江以北做的事兒,如果要是大同江防線被攻破的話,那麽大唐軍隊會由北向南一路殺來,那個時候新羅和百濟也沒有好結果。

    另一封國書是從長安城過來的,李世民讓他們按兵不動,這就可以保他們百世平安,但這兩個國家都必須得向大唐稱臣納貢。

    收到國書後的第七天,新羅國派人登上了前往長安的海船,一共派出去了四批使者,主要也是因為這個年代的海船太容易翻船,即便是派出去了四匹使者,也有可能隻有一批抵達。

    百濟觀望了兩天之後,同時也向大唐派出了使者,對於高句麗向他們的求援,這兩個國家都表示不同意,他們也不是傻子,咱們都在半島上,國小民弱,兩國就算是各派出五萬軍隊,加上高句麗目前的殘餘軍隊,難道就能抵擋大唐軍隊的兵鋒嗎?

    這兩個國家內也是有很多能人的,他們派人了解了一下北方的戰場,大唐軍隊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高句麗在大同江以北的所有城市橫掃一遍,要知道高句麗卡在那些地方花費了不少的代價,但連大唐軍隊一個月都沒有擋住,我們如果要是站在高句麗這邊的話,那我們也等著長壽這樣的滋味吧。

    大通江的江麵雖然寬闊,但很快就要進入秋季,再過兩三個月的時間,大同江就結冰了,那個時候千軍萬馬都可以通過,高句麗賴以生存的天險都沒了,他們還想要抵擋大唐軍隊,做夢去吧!

    高句麗王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在大殿上痛罵這兩個國家沒有長遠眼光,等到大唐軍隊過來之後,你們這兩個國家也得為奴為婢,如果要是以前的時候,他可能就分兵攻打這兩個國家了,畢竟平時的時候也沒少欺負他們,今天占你一座城,明天殺你幾個人,可現如今北方國民危機,他已經是沒有多餘的兵力來做這個事兒了。

    高麗國丞相蓋淵蘇文終於也害怕了,他原本以為大唐僅僅是為了報仇,能夠占領大同江以北的土地,那麽大唐肯定是會收兵的,可現在長安和前線都傳來了消息,大唐軍隊要和他們不死不休。

    在這個問題上,李象最害怕的就是李世民心軟了,如果要是心軟了的話,我們就無法占領半島地區,李象知道半島地區的戰略位置相當重要,如果要是不拿在我們手裏的話,那麽東北時刻都會懸著一片陰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