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論本領的話,牛進達和程咬金這些人比起來也不差什麽,戰場上真要是廝殺起來的話,還不知道誰生誰死呢,但牛進達以前的時候沒有靠過來,並不是李世民最核心的人,所以也在冊封大將軍的時候,牛進達就晚了一步。

    後來雖然也有些功勞,但是都顧不上大將軍,如果要是李象熟讀曆史的話,他就知道其實是他擋了牛進達的路。

    如果要不是李象不允許合親的話,那麽祿東讚走的時候,肯定就會把文成公主給帶回去,這中間吐蕃和大唐在鬆州進行了一場戰役,曆史上的牛進達就是在這裏立功的,可現在吐蕃已經自顧不暇了,整個國內打成了一鍋粥,不要說去找大唐的事兒了,他們還時刻害怕大唐的軍隊去找他們的事兒,所以牛進達立功的機會就沒了。

    這一次東征高句麗,一方麵是為了給吳王殿下培養班底兒,另外一方麵李世民也是看到了牛進達的窘境,所以特意安排他一起去高句麗,如果要是打的好的話,回來之後也能夠讓他加官進爵,也算是最後一批進入勳貴。

    “稟報將軍,大元帥傳令按原計劃休息。”

    傳令兵很快就從後麵回來了,這也得益於李象的一種新政策,原來傳令兵穿梭於整支軍隊的前後,要知道他們全部匯聚起來可是有二十萬人的,傳令兵即便是跑死馬,恐怕也沒有辦法快速的傳遞命令。

    所以李象就把旗語那一套給帶過來了,每隔一段距離就設立一個旗語兵,他們可以通過手中的小旗子傳遞消息,所以有什麽命令的話,大家都可以快速的進行傳遞,節約了大量的寶貴時間。

    比方說剛才這位傳令兵,如果要是按照原來那一套,至少得兩個時辰才能夠跑回來,很顯然兩個時辰的時間過去,前麵的軍隊要超出原來的休息地點不知道多遠了。

    這一次他隻需要向回跑上三裏地,然後揮舞手裏的小旗子,遠處的旗語兵看到之後,馬上就會傳遞給下一個。

    學習的時候的確是累,但如果要是學會了的話,那也能夠節省不少的時間。

    “安營紮寨。”

    牛進達下達了命令,手下的士兵立刻衝了出去,他們作為先頭部隊,設置營帳不是他們的活兒,他們的任務是在附近設置警戒線,嚴防有敵人衝過來。

    雖然這裏距離長安城隻有四十裏,但是牛進達對手下的人要求異常嚴格,不管在什麽地方,都必須得按照戰爭時期的要求來,這些人在長安城享受和平也享受了很多年了,牛進達讓他們這麽做,也是為了能夠更快的恢複戰鬥力。

    “將軍,你不到後麵的大帳去嗎?”

    幾名親兵看到牛進達就近坐下來休息,他們都有些奇怪,要知道牛進達這個級別的,應該到後麵元帥的大帳去。

    “有事兒自然就過來找我了,沒事我過去也礙人家的眼,關你們幾個屁事兒,抓緊時間去幹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